《原神》是由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發行的一款開放世界冒險游戲,于2017年1月底立項,原初測試于2019年6月21日開啟,再臨測試于2020年3月19日開啟,啟程測試于2020年6月11日開啟,PC版技術性開放測試于9月15日開啟,公測于2020年9月28日開啟。 原神元素反應是游戲中的一個特色玩法,1.1版本元素量和附著時間如何計算?下面來看看原神1.1元素附著時間與反應機制詳解
一、元素量與附著時間 元素的附著時間與元素量是互相關聯、密不可分的兩個數值,單獨拋開一個去談另一個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它們的關系就像函數中的兩個變量的關系,存在某個對應公式,輸入其一的值,就可以輸出另一的值。 1.1 元素量與消耗量 同元素疊加可以理解為元素量與時間的覆蓋,元素反應與破盾則是元素量被消耗而產生對應效果。元素反應與破盾存在著元素量的消耗,消耗量即為反應或破盾時剩余的元素量,消耗量也受元素間的克制影響。強度不同的元素所對應的最長持續時間與最大元素量都不同,最大元素量為在元素剛附著時的元素量,具體數據詳見元素附著時間。 數據采用“最長時間-最大元素量”的格式表示,假設水火冰雷中最弱的元素具有的最大元素量為1(下同),那么有如下的對應關系: 弱元素:9.5s-1 中元素:12s-2 強元素:16.8s-4 風和巖元素不具有自己單獨的元素量與持續時間,但是存在消耗被反應元素的消耗量。風元素還額外具有擴散出去的元素(稱為擴散元素)所對應的最長持續時間與元素量的獨特衡量維度。弱/強風和巖即為[元素附著時間]中提到的6s/9.5s風和巖。 數據表示消耗量,有如下對應關系: 弱風/巖:0.5 強風/巖:1 對于風元素,以“最長時間-最大元素量”的格式表示擴散元素的最長時間與最大元素量,有如下的對應關系 弱風:10.7s-1.5 強風:14s-2.75 1.2 元素量的衰減模型 元素量會隨附著時間的增加而衰減,附著時間為0時元素量為最大值,附著時間為最長持續時間時元素量為0。附著時間-元素量所對應的衰減模型共有兩種,一為線性,二為分段(分段模型如何測出詳見破盾部分),其中主要以分段衰減為主。貼中暫不展示16.8s強元素的圖像,目前僅有北斗Q的第一段爆炸附著為強元素,其余均為弱、中元素。 線性衰減模型: 分段衰減模型(先以某方式快速衰減,后面則按線性衰減): 1.3 元素的主次 元素反應與疊加中的元素有主次之分,第一個附著的元素即為主元素,后續元素均為次元素(感電反應除外,會在第三部分元素反應中提到)。 在同元素疊加中,時間標準會以主元素的標準進行判定,后續的元素均為次元素僅負責補充時間與元素量而不會改變時間標準。 在元素反應中,只有主元素會殘留,后續的次元素只扮演消耗主元素元素量的角色。即便次元素的元素量多于主元素的剩余元素量,次元素也不會殘留。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