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XP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基于X86、X64架構的PC和平板電腦使用的操作系統,于2001年8月24日發布RTM版本,并于2001年10月25日開始零售。其名字中“XP”的意思來自英文中的“體驗(Experience)”。該系統是繼Windows 2000及Windows ME之后的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統,也是微軟首個面向消費者且使用Windows NT5.1架構的操作系統。 流氓軟件你一定聽過不少,就是那些難以卸載的或者一些卸載之后還會自動復原的軟件,這些軟件就像不速之客,怎么趕也趕不走。不過好在現在也有許多專門針對清理流氓軟件的軟件,能幫助用戶徹底清理它們。當你覺得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其實還不知道WinXP系統也自帶了一些流氓文件夾,這些文件夾通常在我的文檔中,而且也是難以刪除。
這些文件夾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雖說這些文件夾都有著不請自來的壞毛病,但并不是每一個文件夾都一無是處,比如“我接收到的文件”就是專門供微軟的MSN Messenger軟件接收對方直傳文件時用的,只不過由于我們早就習慣于自己建立相關的文件夾放在相應的分區來管理這些文件,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認為它們沒什么用了。而說到底,我們還是想把這些不速之客請出我們的電腦,但僅靠前面那種粗暴的刪除顯然很難奏效,我們還得從這些文件夾的來源入手。 其實,之所以這些文件夾被我們刪除后又能自動生成,其實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它們都是某個系統組件或應用程序的專用文件夾,就拿“我的音樂”來說吧,它其實是Windows Media Player壓縮完CD歌曲后的歌曲存放地,當我們第一次刪除掉這個文件夾后,一般它不會自動生成,但如果我們打開了Media Player壓縮了一次歌曲,或者僅僅查看了一次Media Player的選項設置,都會導致軟件去檢查該文件夾,如果此時它發現這個指定文件夾不翼而飛了,當然為了程序的正常運行便會自動重新生成一次,這才是我們對這些文件夾“久刪不去”的真正原因。 如何將這些“不速之客”請出系統? 知道了這些文件夾的“真正身世”后,再將它們請出系統就容易多了,下面筆者就分別向大家介紹每個文件夾的移除方法。 “我接收到的文件”—— 文件夾來源:MSN Messenger默認從對方接收到文件的存放處 軟件版本:MSN Messenger 7.0 移除方法:點擊“工具”菜單→“選項”,在彈出的“選項”對話框中點擊“文件傳輸”標簽,此時就能在右邊窗口中看到默認的文件保存位置正好是我的文檔中“我接收到的文件”文件夾,點擊“更改”按鈕就可以將這個默認文件夾移動到其他位置了。此時再刪除掉“我的文檔”中的“我接收到的文件”文件夾就不用再擔心它會“卷土重來”了。 “My eBooks”—— 文件夾來源:Adobe PDF Reader的一個默認PDF文檔管理文件夾 軟件版本:Adobe PDF Reader 6.0 移除方法:進入Adobe PDF Reader安裝目錄的“Plug_ins”子目錄中,打到ebook.api、ebook.chs這兩個文件,將它們移出該目錄,然后再從“我的文檔”中刪掉“My eBooks”文件夾即可。 “我的音樂”——
文件夾來源:Windows Media Player將CD壓縮成WMA文件后的默認存放處。 Windows XP服役時間長達13年,產生的經濟價值也較高。2014年4月8日,微軟終止對該系統的技術支持,但在此之后仍在一些重大計算機安全事件中對該系統發布了補丁。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