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全稱USB閃存盤,英文名“USB flash disk”。 它是一種使用USB接口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通過USB接口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連接到電腦的USB接口后,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后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于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U盤”。后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因而廣為人知,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F在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支持多種端口的U盤,即三通U盤(USB電腦端口、iOS蘋果接口、安卓接口)。 UEFI+GPT是未來的趨勢,雖然現在MBR依然大當其道,但隨著硬盤體積的發展,被取代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現在新出的手提或原裝機,均是UEFI+GPT模式的。在這個情況下,學習在這個模式下怎么用GHO文件克隆系統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教程是在VM環境下進行的,如果在實體機中安裝,則有2個地方需要注意:一是支持EFI的PE ISO文件要裝進U盤,二最后一步在CMOS中需要修改為UEFI啟動,其他步驟均相同。 ![]() 本教程由OS_Home獨立測試,創作和編輯,測試環境為虛擬系統,要求支持EFI的PE ISO文件,WIN7的GHO或WIN8的GHO系統鏡像均可。 相關鏈接:UEFI怎么用 UEFI安全啟動設置添加方法 以下是步驟教程: 1、進入64位WIN8 PE
2、修改成GPT分區 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當前硬盤已經有數據了,且不想影響數據,則請下載DiskGenius專業版,并運行64位專業版。因為PE里的DiskGenius是免費版,不支持在數據無損的情況下MBR轉GPT或GPT轉MBR。這里實驗的環境是空硬盤,所以直接建立GPT分區。如下圖:
4、用PE里面的GHOST工具把GHO克隆進C盤。如下圖:
5、輸入命令把啟動信息指去你的ESP分區。如下圖:
6、到此基本已經完成了,如果你的環境是VM虛擬機,則需要用記事本打開虛擬機的vmx文件,在最后添加firmware = "efi"這一行。然后重新開機,等系統自動安裝一直到最后的完成即可。如果是實體機請進CMOS設置為UEFI啟動,然后等系統自動安裝一直到完成。下圖是VM的設置
終結:至此系統已經裝完了,本實驗我測試使用的是深度Win8.1pro x64 純 64位專業版 而之前經過測試WIN7 64位也是沒問題的。因此UEFI+GPT下裝系統并非這么復雜,用光盤裝微軟原裝系統,我就不再說了,那個更簡單。大家有什么更好的安裝方法,或者有什么錯誤反饋,可以通過評論告訴我。 U盤最大的優點就是:小巧便于攜帶、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性能可靠。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