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內建數組的元素是一種速度非常快的操作,因為 C++ 在運行時期不執行范圍檢查。但是,這樣做的后果是,一個不小心的語句會把程序帶入一個未定義的狀態,例如: char s[10]; 一些程序員錯誤地認為 STL 容器,比如 std::vector 和 std::string 等,除了其它優點之外還實現了自動的范圍檢查。事實上,情況并非如此。在使用重載的 [] 操作符訪問一個 vector 的元素時,事實上并沒有執行范圍檢查。同樣對其它序列容器,情況也是如此,這樣的容器有 std::string 和 std::dequeue 等。 范圍檢查會帶來可觀的空間開銷和運行時間開銷。強加這種開銷給用戶將會使得這些容器顯著地變慢,因此變得用處不大。相反,C++ 堅持“相信程序員”的風格。注意,范圍檢查在很多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的。 std::vector<int> vi; 重載的 [] 操作符是一個成熟的功能。其實現的效率非常高,并且其調用通常是內聯的(inline)。這樣,它幾乎提供了與其它相應內建操作相同的速度。 什么時候范圍檢查是不同避免的只有很少的情況下范圍檢查才是不可避免的。在這些情況下,STL 容器提供一個更加安全(但是速度也更慢)的方法來訪問元素,即 at() 成員函數。at() 在功能上與重載的 [] 操作符很相似,但是它執行范圍檢查。如果參數是無效的,at() 就拋出一個 std::out_of_range 異常。因此,我們應該總是將 at() 調用包圍在一個 try 代碼塊中,并提供一個與之匹配的 catch() 子句: void assign(std::string & s, int index, char val) 總之,使用 [] 操作符訪問容器元素的效率是很高的,如果范圍檢查不可避免,那么可以使用 at() 替代操作符 []。記住,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把對 at() 函數的調用包圍在一個 try 代碼塊中并提供一個匹配的 catch() 子句。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