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在進行MS-Windows、HP-Unix網絡編程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僅供大家參考。本文所談到的Socket函數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都是指的Windows Socket API。
一、WSAStartup函數 int WSAStartup( WORD wVersionRequested, LPWSADATA lpWSAData ); 使用Socket的程序在使用Socket之前必須調用WSAStartup函數。該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指明程序請求使用的Socket版本,其中高位字節指明副版本、低位字節指明主版本;操作系統利用第二個參數返回請求的Socket的版本信息。當一個應用程序調用WSAStartup函數時,操作系統根據請求的Socket版本來搜索相應的Socket庫,然后綁定找到的Socket庫到該應用程序中。以后應用程序就可以調用所請求的Socket庫中的其它Socket函數了。該函數執行成功后返回0。 例:假如一個程序要使用2.1版本的Socket,那么程序代碼如下 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 2, 1 ); err = WSAStartup( wVersionRequested, &wsaData );
二、WSACleanup函數 int WSACleanup (void); 應用程序在完成對請求的Socket庫的使用后,要調用WSACleanup函數來解除與Socket庫的綁定并且釋放Socket庫所占用的系統資源。
三、socket函數
SOCKET socket( 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 ); 應用程序調用socket函數來創建一個能夠進行網絡通信的套接字。第一個參數指定應用程序使用的通信協議的協議族,對于TCP/IP協議族,該參數置PF_INET;第二個參數指定要創建的套接字類型,流套接字類型為SOCK_STREAM、數據報套接字類型為SOCK_DGRAM;第三個參數指定應用程序所使用的通信協議。該函數如果調用成功就返回新創建的套接字的描述符,如果失敗就返回INVALID_SOCKET。套接字描述符是一個整數類型的值。每個進程的進程空間里都有一個套接字描述符表,該表中存放著套接字描述符和套接字數據結構的對應關系。該表中有一個字段存放新創建的套接字的描述符,另一個字段存放套接字數據結構的地址,因此根據套接字描述符就可以找到其對應的套接字數據結構。每個進程在自己的進程空間里都有一個套接字描述符表但是套接字數據結構都是在操作系統的內核緩沖里。下面是一個創建流套接字的例子: struct protoent *ppe; ppe=getprotobyname("tcp"); SOCKET ListenSocket=socket(PF_INET,SOCK_STREAM,ppe->p_proto);
四、closesocket函數
int closesocket( SOCKET s ); closesocket函數用來關閉一個描述符為s套接字。由于每個進程中都有一個套接字描述符表,表中的每個套接字描述符都對應了一個位于操作系統緩沖區中的套接字數據結構,因此有可能有幾個套接字描述符指向同一個套接字數據結構。套接字數據結構中專門有一個字段存放該結構的被引用次數,即有多少個套接字描述符指向該結構。當調用closesocket函數時,操作系統先檢查套接字數據結構中的該字段的值,如果為1,就表明只有一個套接字描述符指向它,因此操作系統就先把s在套接字描述符表中對應的那條表項清除,并且釋放s對應的套接字數據結構;如果該字段大于1,那么操作系統僅僅清除s在套接字描述符表中的對應表項,并且把s對應的套接字數據結構的引用次數減1。 closesocket函數如果執行成功就返回0,否則返回SOCKET_ERROR。
五、send函數
int send( SOCKET s, const char F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 不論是客戶還是服務器應用程序都用send函數來向TCP連接的另一端發送數據。客戶程序一般用send函數向服務器發送請求,而服務器則通常用send函數來向客戶程序發送應答。該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指定發送端套接字描述符;第二個參數指明一個存放應用程序要發送數據的緩沖區;第三個參數指明實際要發送的數據的字節數;第四個參數一般置0。這里只描述同步Socket的send函數的執行流程。當調用該函數時,send先比較待發送數據的長度len和套接字s的發送緩沖區的長度,如果len大于s的發送緩沖區的長度,該函數返回SOCKET_ERROR;如果len小于或者等于s的發送緩沖區的長度,那么send先檢查協議是否正在發送s的發送緩沖中的數據,如果是就等待協議把數據發送完,如果協議還沒有開始發送s的發送緩沖中的數據或者s的發送緩沖中沒有數據,那么send就比較s的發送緩沖區的剩余空間和len,如果len大于剩余空間大小send就一直等待協議把s的發送緩沖中的數據發送完,如果len小于剩余空間大小send就僅僅把buf中的數據copy到剩余空間里(注意并不是send把s的發送緩沖中的數據傳到連接的另一端的,而是協議傳的,send僅僅是把buf中的數據copy到s的發送緩沖區的剩余空間里)。如果send函數copy數據成功,就返回實際copy的字節數,如果send在copy數據時出現錯誤,那么send就返回SOCKET_ERROR;如果send在等待協議傳送數據時網絡斷開的話,那么send函數也返回SOCKET_ERROR。要注意send函數把buf中的數據成功copy到s的發送緩沖的剩余空間里后它就返回了,但是此時這些數據并不一定馬上被傳到連接的另一端。如果協議在后續的傳送過程中出現網絡錯誤的話,那么下一個Socket函數就會返回SOCKET_ERROR。(每一個除send外的Socket函數在執行的最開始總要先等待套接字的發送緩沖中的數據被協議傳送完畢才能繼續,如果在等待時出現網絡錯誤,那么該Socket函數就返回SOCKET_ERROR) 注意:在Unix系統下,如果send在等待協議傳送數據時網絡斷開的話,調用send的進程會接收到一個SIGPIPE信號,進程對該信號的默認處理是進程終止。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