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主板、硬盤、光驅、電源、機箱、散熱系統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接口。 1IPS屏幕的起源是什么? [PConline其他討論]在上一期中,我們討論了各種TN屏幕。作為一種響應時間短且廣受歡迎的屏幕,其優勢和缺點顯而易見,而作為針對TN屏幕缺點開發的IPS屏幕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前者的遺憾。當然,沒有什么能像一樣完美。 IPS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點。然后,在本期中,我們將聚在一起討論IPS屏幕,它對日常使用和游戲玩法有什么樣的反饋。 IPS屏幕:簡介和歷史記錄 簡介 廣泛使用的橫向電場效應顯示技術(英語:平面內切換液晶,縮寫:英語:平面內切換,縮寫:IPS)是日立于1996年開發的LCD寬視角技術。廣泛用于液晶電視和平板電腦的制造,可以有效地改善色差和在視角差時在TN屏幕上出現的其他問題。 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TN面板技術是唯一可行的有源矩陣液晶顯示技術,而早期的面板技術則面臨灰度級反轉和高響應時間的問題。隨著1990年代中期新技術的發展-經典IPS面板技術和VA面板技術的到來,有可能解決這些缺點并應用于大屏幕面板的生產。 歷史 1974年申請專利的成像方法幾乎沒有效果,因為發明人無法生產出比TN面板LCD更好的成品。因此,Guenter Baur等。在德國提交了更出色的技術細節,并于1990年1月9日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獲得了專利。該技術的發明者所在的弗勞恩霍夫協會(參見注)將這些專利授予了達姆施塔特的默克集團,德國(該公司主要從事制藥行業...敢于相信嗎?)。 注意: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F?rderung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 V.是德國和歐洲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它成立于1949年3月26日,以德國科學家,發明家和企業家約瑟夫·弗勞恩霍夫(Joseph Fraunhofer)命名。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 Association)擁有80多個研究機構,研究經費達10億歐元,總部位于慕尼黑。 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 此后不久,日本的日立公司改進了該技術并申請了專利。該領域的領導者是近藤勝美(Katsumi Kondo),他于1992年在日立研究中心工作。日立工程師已經研究出IPS技術的各種實用細節,以將薄膜晶體管陣列互連到矩陣中,從而避免像素之間出現不希望有的雜散場。日立通過優化電極的形狀進一步提高了視角的可接受性。因此,NEC和日立成為了這項技術的最早制造商。 IPS屏幕:技術細節 IPS技術改變了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并采用水平轉換技術,不僅加快了液晶分子的偏轉速度,而且確保了抖動時畫面的清晰度,從而消除了傳統液晶顯示器的需求屏幕。暴露于可以帶來很好的使用體驗,但是更高的功耗確實會帶來不便,但是魚和熊掌都不可能。沒有什么是完美的。有選擇。 類似地,它的缺點也可以彌補其他屏幕類型的不足,因此,當然,我們將在下一期繼續討論屏幕,并查看其他哪些屏幕具有其起源和特征以及適合使用。你在這里做什么,下次見?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