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是個人計算機基礎的組成部分之一,將計算機系統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顯示器,并向顯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計算機主板的重要組件,是“人機”的重要設備之一,其內置的并行計算能力現階段也用于深度學習等運算。 圖形卡的三個最重要的性能指標 容量 當顯示芯片計算3D圖形時,視頻存儲處理系統與圖形卡之間的數據交換以及數據緩存,因此視頻存儲容量自然決定了顯示芯片可以處理的數據量。從理論上講,視頻內存越大,圖形卡的性能越好。但是,這些只是理論計算。實際的圖形性能必須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例如顯示芯片的速度,視頻內存的位寬和視頻內存的速度。 顯存位寬 視頻內存的位寬也是圖形卡的重要參數?梢岳斫鉃檫M入和離開通道的數據大小。顯然,當視頻存儲速度(工作頻率)相同時,帶寬越大,數據吞吐量越大,性能也越好。就更常見的256BIT和128BIT顯卡而言,很明顯,在相同的顯存頻率下,256BIT顯存的數據吞吐量是128BIT的兩倍(實際上無法使用),這也會受到影響。其他方面的影響因素,如內存,PCI-E插槽,硬盤的傳輸速率等),因此性能會大大提高。 時鐘周期和工作頻率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是指每次處理視頻內存時處理數據所花費的時間。視頻存儲速度越快,每單位時間交換的數據量就越大。在相同條件下,圖形卡的性能將得到顯著改善。顯存時鐘周期通常以Ns(納秒)為單位,工作頻率以MHZ為單位。顯存時鐘周期與工作頻率一一對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工作頻率(MHZ)= 1÷時鐘周期(NS)×1000 常見的視頻存儲器時鐘周期為5NS,4NS,3. 8NS,3. 6NS,3. 3NS,2. 8NS。對于DDRSDRAM視頻存儲器,在描述其工作頻率時會使用等效的工作頻率。因為數據可以在時鐘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上傳輸,所以當工作頻率和數據位寬度相同時,視頻存儲帶寬是SDRAM的兩倍。換句話說,在相同的顯存時鐘周期下,DDR SDRAM顯存的實際工作頻率是SDRAM顯存的兩倍。例如,5NS SDRAM顯存的工作頻率為200MHZ,而5NS DDRSDRAM顯存的等效工作頻率為400MHZ。 讓我們看一下四個主要參數的計算公式: 顯存容量=單個顯存容量×顯存顆粒數 顯存位寬=單個顯存位寬×顯存顆粒數 顯存的工作頻率=單個顯存的工作頻率 帶寬=工作頻率×顯存位寬÷8 了解視頻內存的位寬和速度,您可以了解視頻內存的帶寬: 帶寬=工作頻率×顯存位寬÷8 除以8的原因是因為每8 BIT(位)等于一個BYTE(字節)。帶寬是衡量視頻內存速度的最終指標,而數據吞吐量(即視頻內存的速度)的大小取決于帶寬。 單個視頻存儲速度 1 /納秒速度X 2 X1000 =頻率 例如,具有X1600XT DDR3圖形內存的1. 4NS圖形卡,則圖形內存頻率的計算方法為: 1 / 1. 4 X 2 X 1000 = 1428Mhz 1 /納秒速度X 2 X1000 =頻率 此顯卡的帶寬計算方法為: 1428Mhz X 128位/ 8 = 2 2. 857GB / s帶寬=工作頻率×視頻存儲器位寬÷8 圖形卡的帶寬基本上可以衡量相同等級和不同顯存規格下兩個圖形卡的性能差異。 注意:請轉到圖形卡頻道以閱讀相關的教程知識。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