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操作系統作為優秀的操作系統,由開發操作系統的微軟公司控制接口和設計,公開標準,因此,有大量商業公司在該操作系統上開發商業軟件。 在展開今天的內容之前,我們先要為大家澄清兩個誤區:
Ubuntu on Windows 10工作方式其實 WSL 相關代碼早在 2016 年 1 月下旬便被微軟悄悄內置進了 Windows 10 Build 14251 預覽版中,此后微軟的開發人員制訂了 lxcore.sys 與 lxss.sys 這兩個新的子系統文件,讓其成為 Windows 程序員開發 Linux 應用程序的橋梁。 WSL 的首要工作是支持 Ubuntu 用戶態映像,微軟發言人解釋說:「我們為 Windows 建立了新的基礎架構,WSL 讓 Ubuntu 的締造者 Canonical 公司可以實現運行 Ubuntu 用戶模式映像。基于此,用戶就可以在 Ubuntu on Windows 10 中直接運行原生 Bash。」 Canonical Ubuntu 產品和戰略執行團隊的 Kirkland 提到:「我們此次是將 Ubuntu ELF 二進制文件與 Windows 進行 bit 到 bit 的校驗和直接對接。」 為實時將 Linux 系統調用轉換成 Windows 系統調用(WSL,目前尚未開源),一個做事非常犀利的 Ubuntu 開發團隊一直在努力配合和適應微軟的研發技術,以期盡快實現對接。(說以此,想必很多?Linux 愛好者應該已經聯想到 wine,這款可在 Windows 中原生運行 Linux 二進制文件的工具。) 目前從微軟內部的壓力測試工具和實驗數據來看,Ubuntu on Windows 10 應用與 Windows 10 應用幾乎可以獲得同等的 CPU、內存和 I/O 性能結果。 對 Windows 工作原理和發展歷史非常了解的用戶應該知道,微軟此次與 Canonical 的合作似乎顯得有些姍姍來遲。其實從 Windows NT 開始就內置了 POSIX 子系統,它就是專門為 Windows 提供原生 Unix-Linux 支持而開發的。 為什么變革很多人在考慮微軟此次為什么要做出如此大的變革?其實不難看出,從 Satya Nadella 上臺微軟 CEO 寶座之后,一直在致力于推廣「移動為先,云為先」的理念,Microsoft Azure 云平臺也在不斷擁抱開源(一個只支持微軟產品的平臺,還能叫公有云?)。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除了桌面端的 Windows、Mac 和 Linux 外,很多用戶同時擁有并管理多套異構平臺,就經常需要在 Windwos 中折騰占資源的異構虛擬機、SSH 和 Cygwin 等。在有了 Ubuntu on Windows 后只需點擊幾下,便可以訪問一個功能豐富的 Ubuntu Shell,而無需再在本地虛擬化或重新編譯。 而對于 Canonical 來說,其 Ubuntu 是 Microsoft Azure 和其它云平臺中最流行的 Linux 發行版,也是普及率非常高的 Linux 桌面端。將 Ubuntu Shell 內置進 Windows 桌面,可以幫助用戶和開發人員更容易地使用 Visual Studio、vim 或 emacs 編輯代碼、更簡便地使用 git、scp 或 rsync 向云實例推送數據。 小結很顯然,不論對微軟、Canonical、還是最終用戶,此次幾方史無前例、似乎有些違背慣例的合作對各方都非常有好處,希望微軟在這個方向上的探索會有一個三贏的結果。 如果你對 Ubuntu on Windows 有興趣,Ubuntu 14.04 LTS for Windows 10 的首個映像將很快會發布,Ubuntu 16.04 LTS 映像會在 4 月 21 日正式發布之后不久取代 Ubuntu 14.04 LTS 上線到 Windows Store。不過由于所有 Ubuntu on Windows 的映像都基于 Redstone 代碼,所以最快需要等到今年夏天 Windows 10 Redstone 正式發布最終用戶才能正式用上。 Windows操作系統對硬件支持良好。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