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運行的環境,操作系統可以分為桌面操作系統,手機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等。 德城區轄2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7個城市社區和51個農村社區,面積231平方公里,總人口60萬. 該地區有44所中小學,包括24個市區,包括6所初中,17所小學和一所9年制的中學;鎮街學校20所,其中初中3所,小學17所. 目前,該地區中小學學生有56,300名,普通中小學學生有2,986名在職教師. 近年來,德城教育信息化的建設依托91云學校平臺和匯雪云智能平臺,重點關注多媒體教室,錄播互操作,微類制作與應用,創客空間建設,智能校園建設. 立足信息技術,解決各級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問題,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不斷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首先,建立信息化位置并建立保證機制 自2014年以來,德城區教育局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 在不斷增加投資的同時,它專注于建立科學教育信息化工作團隊. ,基礎教育部門,職業教育部門等主要業務部門協調工作網絡. 該局還明確將教育信息化納入該區的主要教育工作,促進教改的教育信息化已成為德州基礎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區教育局根據市教育局的具體要求和德城區信息化教育的現狀,制定了德城區視聽工作評估方案. 2016年,還對學校進行了設備,信息技術和教育的管理和應用. 在教學的深度整合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修訂了評估標準,作為年底全面評估的重要依據. 年. 視聽教育臺還分解了年度工作計劃的任務. 每個工作都按月和每周詳細列出. 主任親自了解工作進度和實施情況. 德城區的教育信息化已從觀念逐步轉變為行動. 采取各種措施,促進學校的信息化工作朝著標準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切實指導和促進實施. 第二,促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優化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環境 近年來,德城區教育局啟動了教育信息化升級工程,完成了需求教育城域網的改造,教育信息中心實現了核心交換機的雙核熱備份,增加了網絡加速,服務器雙重熱備份,以及老師備課系統平臺,辦公,教學與研究,實現網絡實名認證等功能. 教育城域網中將包括所有城鎮小學和中學,以實現教育寬帶網絡的校對學校交流,數字資源課程和交流以及我們地區每個人的學習空間,并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信息管理平臺的使用. 增加硬件投資,在確保師生配備的基礎上,逐步更新和升級教學設備. 該區的中小學共配備了621塊交互式智能平板電腦,鄉鎮學校已經達到了多媒體教室,并且正在逐步更新交互式智能平板電腦. 目前,市區有14個錄制和廣播教室,4個智能教室和1個機器人實驗室(競標過程中仍然有一個). 三,應用創新,項目驅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1)利用平臺資源促進教育和教學管理過程 2015年,我們與北京奮斗教育技術合作,對慧雪云智能教育平臺進行了應用研究. 選擇了三所城市中學和三所農村中學作為試點項目,將智能云平臺應用于數學,物理和化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空間. 課堂中的學生使用答題器實現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從而幫助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知識點,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從而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目前,兩所鄉鎮學校試點班的教學效果已有明顯提高. 2016年4月,引入了北京91云學校項目,并指定了8所學校進行初試. 10月,學校與北京91云校正簽署了一項合同,以促進該地區中小學的使用. 從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組織了該小組的集體培訓,然后分3次報名參加,覆蓋了該地區的44所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培訓率為100%. 到目前為止,各種學校在資源積累,辦公室通知,班級圈子,學生評價和平臺校園網站等列中的利用率都很高. 去年12月的學校假期期間,一些學校通過云學校平臺發布了作業,發送了通知并與家長進行了交流,并建議他們觀看微型視頻,以幫助學生學習和實現不間斷課堂的效果. 目前,教育局的云平臺正在建設中. 學校正在積極上傳優秀的自制資源,例如: 微型課程,課件,教學案例等,以形成整個地區的資源共享. 2017年4月,舉行了平臺應用程序交流會議,并選擇了平臺應用程序示范學校. 促進三個環節和兩個平臺的應用過程. (2)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教室,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 城市地區80%的學校建有錄音和廣播教室. 視聽站鼓勵學校鼓勵教師每學期錄制至少一個研討會. 通過自我診斷,學科教師的共同討論和課堂記錄分析,教師可以提高他們的水平. 電子學習站充分發揮了該部門協作辦公室的優勢,并為教研部門開展持續的教研活動和出色的課堂分享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每所學校的老師都可以觀看外部學校的同步教學,通過網絡視頻進行實時研討會,以及下載優秀教師的優秀范例,取得了良好的共享和聯合研究效果,促進了教育的均衡發展. 今年四月,一些學校進行了錄制和廣播教室互連測試,為整個地區的互連做準備. 為了更好地提高錄播室的利用率慧學云教學平臺,部分學校將錄播室與校園電視臺緊密結合,利用錄播功能和班級通訊功能對校園進行錄播. 電視臺節目,充分發揮班級和班級的溝通功能. 它進行諸如專家講座和家長教室之類的教育活動. (3)以項目為導向,典型帶動全面推進德城區教育信息化進程. 2017年初,電子學習站在全區開展了宣告信息技術與教學在互聯網+教育相結合的系統活動的項目. 3月至5月,視聽站全體人員到中小學進行調查. 通過討論和現場檢查,他們進一步了解了學校的運行特點,對信息技術的實際需求和發展愿景,并幫助學校找到了信息技術在教育和教學中的發展. 方向和工作特點. 根據實際情況,各學校在校園電視臺(錄音播音室)的建設與使用,微型教室的制作與應用,平臺資源的建設與應用,校園創客空間,校園空間等方面,選擇自己的建設研究項目. 智能校園. 目前,項目申報工作已經完成,各學校正在制定項目研究計劃,初步規劃,并逐步開展項目研究. (4)加強培訓,提高各學科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學區定期組織各級的各種培訓活動. 交互式智能平板電腦使用培訓,充分利用智能平板電腦的交互優勢和資源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微課程錄音應用培訓,帶動教師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沐班和微班教學中的應用模式. 2016年11月,德城區的4所學校加入了市政微型課堂聯盟學校. 每所學校都建立了一個微型班級制作小組,以探討微型班級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 選擇了四所中小學作為示范學校. 11月底,將舉行該地區的微型課程生產和應用培訓會議,2017年4月,將在黎明市小學舉行現場微型課程的生產和應用交流會議. 創客空間建設培訓會議在新湖南路小學舉行. 四,信息服務教育教學取得初步成果 每所學校都通過云平臺為教師提供了大量優秀的教學資源. 學校還為教師建立了教學資源庫,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云教室和微型課堂等資源為教師提供了幫助,以指導學生的自學,復習合并和回答問題. 該管理平臺提高了教師的辦公效率和家庭與學校的互動空間. 德城教育云平臺上傳了教學資源,如優秀的單師一優課程,同步的微型班級和該地區的班級實例,形成了區域資源共享. (目前,黎明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第三實驗小學慧學云教學平臺,新湖南路小學,二屯鎮中學,解放南路小學等學校發揮了帶頭作用. )教學融合質量班級競賽和教學信息化展示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多項著作獲得了國家,省一,二,三等獎. 所有獲獎作品都將傳遞到教育局云平臺,供教師在該地區共享. 通過培訓,競賽和其他活動,教師的信息素養,微課程課件的生產和應用以及使用和開發微視頻和其他資源來輔助教學的能力得到了改善. 五個存在的問題 1. 各個學校對信息技術管理人員的培訓不足,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還不夠深入,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2. 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入學指導還不夠. 學校與學校之間,城鄉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 3. 對學生活動和發展的指導不足,落后了. 六. 未來的工作計劃 (1)繼續升級硬件設備并實現管理應用程序級別 1. 掌握信息技術設備的管理應用. 加強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的規范管理,確保網絡的高速,高效,穩定運行. 做好教育平臺的管理應用和培訓. 2. 加強教育城域網資源的建設和應用,積極開發建設地方區域資源. (2)加強視聽教育研究工作,努力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水平 1. 加強第二批信息化試點學校的管理和指導,有效落實有關部署要求,按計劃完成試點工作任務,培養和完善一批典型經驗,形成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信息化教育示范依托基地,充分發揮輻射示范作用,帶動和推動我區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 2. 依靠該項目,大力推進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應用. 促進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探索和推廣基于微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研究,建立網絡環境下的研究管理與運行機制,組織和支持學校開展國家,省,市各級教育技術研究和實驗項目,探索和解決教育技術中的關鍵問題. 發展,促進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和成果推廣,提高教師的應用能力. 3. 加強中小學生計算機作品和創客空間的建設和應用,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能力. 4. 繼續推廣該平臺的使用,使用教育網絡與父母緊密溝通,并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 在老師的指導下,克服學習中的瓶頸,解決生活中的困惑,使其個性化發展.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