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運行的環境,操作系統可以分為桌面操作系統,手機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等。 有兩種用于TCP / IP協議分層的模型5261,分別是TCP / IP參考模型和OSI參考模型. TCP / IP參考模型中的4102分為網絡1653接入層,互聯網層,傳輸層,應用層共4層;在OSI參考模型中,分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tcpip協議分幾層tcpip協議分幾層,傳輸層,共有7層: 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一個,TCP / IP參考模型 1. 網絡訪問層 TCP / IP參考模型中沒有詳細描述,只是主機必須使用某種協議才能連接到網絡. 2. 互聯網層 是整個體系結構的關鍵部分. 其功能是使主機能夠將數據包發送到任何網絡,并獨立地將數據包發送到目標. 這些分組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并且到達的順序和傳輸的順序也可以不同. 如果上層需要順序發送和接收,則它必須處理數據包的順序. Internet層使用Internet協議(IP,Internet協議). TCP / IP參考模型的Internet層和OSI參考模型的網絡層在功能上非常相似. 3. 傳輸層 啟用源計算機和目標計算機上的對等實體之間的對話. 在此層定義了兩個端到端協議: 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協議,可以為上層應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消息傳輸和連接服務. 4. 應用層 包含所有高級協議,包括: 虛擬終端協議(TELNET),文件傳輸協議(FTP),電子郵件傳輸協議(SMTP),域名服務(DNS),新聞傳輸協議(NNTP)和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等. 第二個OSI參考模型 1. 物理層 主要處理機械,電氣和過程接口,以及物理層下的物理傳輸介質. 2. 數據鏈接層 任務 是為了增強物理層的功能,以便它在網絡層中看起來像是無錯誤的線路. 3. 網絡層 確定數據包從源到目標的路由. 路由可以是網絡中固定的靜態路由表,也可以在每個會話中確定,也可以根據當前網絡負載狀態為每個組靈活確定. 4. 傳輸層 從會話層接收數據并將其傳輸到網絡層,同時確保到達目的地的信息正確無誤,并且確保會話層不受硬件更改的影響. 通常,每個會話層都建立一個傳輸連接,而傳輸層為此創建一個獨立的網絡連接. 5. 對話層 允許在不同計算機上的用戶之間建立對話關系,該關系可用于在相似的傳輸層進行通用數據傳輸,也可用于遠程登錄到分時系統或在兩臺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 6. 表示層 它用于完成某些特定功能. 因為經常需要這些功能,所以人們希望有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每個用戶都實現. 7. 應用層 包含人們通常需要的大量協議. 不同的文件系統具有不同的文件命名原理和不同的文本行表示方法. 在不同系統之間傳輸文件存在各種不兼容性. 這些將由應用程序應用. 層處理. 此外,應用程序層還具有各種常規和專用功能,例如虛擬終端,電子郵件和新聞組. 擴展的: TCP / IP協議的主要功能: 1. TCP / IP協議不依賴于任何特定的計算機硬件或操作系統,并提供開放的協議標準. 即使不考慮Internet,TCP / IP協議也得到了廣泛支持. 因此,TCP / IP協議已成為結合各種硬件和軟件的實用系統. 2. TCP / IP協議不依賴于特定的網絡傳輸硬件,因此TCP / IP協議可以集成各種網絡. 用戶可以使用以太網,令牌環網絡,撥號線路,X.25網絡和所有網絡傳輸硬件. 3. 統一的網絡地址分配方案使整個TCP / IP設備在網絡中具有唯一的地址 4. 標準化的高級協議可以提供各種可靠的用戶服務.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