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軟件就是針對特定行業而專門制定的、具有明顯行業特性的軟件。 第四部分:會計電算化基本知識 第一節:會計電算化竟義 1、定義:把電子計算機用于會計工作中(狹義) 實現會計電算化有關的所有工作(廣義) 2、意義:提高核算水平和質量(提高效率,減輕會計人員勞動強度縮短處理周期提高正確性) 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科學管理、控制預測、現代全面管理) 3、發展史(手工——會計電算化——網絡會計) 1979年我國電算化開端 1981年提出“會計電算化”這一名詞(中國財政部和會計學會在長春召開“財務、會計、成本應用計算機專題討論會”) 1983年會計電算化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1988年我國會計電算化進入有組織有計劃的發展階段 1989年我國的第一個經過財政部審批的軟件先鋒集團《通用》 1989年我國第一個關于電算化方面的法規《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試行)》 1990年我國的第二個經過財政部審批的軟件《用友》 1994年《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會計核算軟件基本功能規范》 1996年《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 第二節:會計軟件(專門用于會計工作的軟件) 1、會計軟件特點分類:商品化軟件:通用性強安全可靠支持各種軟硬平臺軟件升級維護由廠家負責(自定義實現通用) 專用軟件:滿足用戶特定的要求 2、電算化軟件模塊構成:工資、應收應付、固定資產、成本、存貨、財務(核心)、報表(P171) 3、處理流程手工科目匯總表:(P1764-7圖) 電算化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審核——總、明、日記賬。 第三節: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對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規定 為加電算化工作的管理,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對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規定 一、會計數據輸入的基本要求: 電算化的條件下,輸入數據主要分為三大類:初始數據、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1)、會計軟件必須具備初始化功能:會計科目及余額、未達賬項、核算方法(固定資產折舊、存貨計價、成本核算)自定義轉賬憑證、操作人員及崗位分工情況,初始化工作完成后,經確認后關閉初始化窗口。 2)、對原始憑證基本要求:直接輸入原始憑證—審核—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審核、記賬后不可直接修改) 3)、對記賬憑證的基本要求:會計軟件必須提供輸入記賬憑證的功能,憑證日期、憑證編號、附單據、業務內容摘要、科目及金額(手工、自動)。輸入過程中,會計軟件必須提供提示功能:(憑證編號不能重復、借貸不平衡、或無金額,或只有一方科目) 二、數據輸出的基本要求: 會計數據輸入包括屏幕查詢輸出、打印輸出(對于業務量少的賬戶,會計軟件可以提供賬簿滿頁打印的功能(年內某數據滿頁))、軟盤輸出、網絡線路傳輸輸出 三、會計數據處理的基本要求: 記賬(總賬、明細賬) 結賬(本期所有憑證已入賬) 報表(自動編制)
四、運行環竟要求:健全機房管理制度、數據安全保密 五、會計崗位及權限 崗位:電算主管、審核記賬、軟件維護等。 電算主管定義各操作人員的權限,操作員有權修改自己的口令及權限。 六、替代手工記賬的基本要求: 1、人機運行三個月以上 2、配用專用計算機及專職人員 3、健全內部制度 七、會計電算化檔案的基本要求: 包括: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磁盤備份會計數據、軟件操作手冊。系統開發資料、會計軟件包視同檔案保管。保管期限(軟件停止后5年)
行業軟件具有針對性強、易操作等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