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軟件就是針對特定行業而專門制定的、具有明顯行業特性的軟件。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會計概述
一、會計的概念(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 1、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基本特征:1、貨幣為主要的計量單位,但不是唯一的計量單位; 2、擁有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3、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4、本質是管理活動 2、會計按其報告的對象不同,又有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分。 財務會計:側重對外、過去的信息,為企業外部關系人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等信息; 管理會計:側重對內、未來的信息,為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進行經營規劃、經營管理、預測決策所需的相關信息。
二、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核算和監督 ----------------------------------------------------------------------------------------------------------------------------- 基本職能 事前 事中 事后 關系 ----------------------------------------------------------------------------------------------------------------------------- 核算(反映):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 預測 控制 記、算、報 基礎 計量、記錄、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 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功能 會計核算產生的信息,不僅記錄過去,還面向未來,具 有完整性、連續性、系統性 ----------------------------------------------------------------------------------------------------------------------------- 監督(控制):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 核查 監管 考核評價 保障 體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 對特定主 ----------------------------------------------------------------------------------------------------------------------------- 會計還有預測經濟前景、參于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的功能。
三、會計的對象 1、會計的對象: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再生產)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 2、企業的資金運動表現為資金投入、資金運用和資金退出的三個過程。 資金投入: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金和向債權人借入的資金 資金運用(資金的循環和周轉):工業:供應、生產、銷售(購料、折舊、工資、售產品、發工資) 資金退出:償還各項債務、上交各項稅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注:不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全部內容都是會計核算的對象,只有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才是會計核算的內容。
四、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 經濟業務事項具體包括 1、款項:支付手段的貨幣資金,主要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及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存款、外埠存款、備用金等 有價證券是指表示一定財產擁有權或支配權的證券,如國庫券、股票、企業債券等。 款項和有價證券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 2、財物(實物形態的經濟資源)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應收和預付款項等。債務:各項借款、應付和預收款項,以及應交款項等。 4、資本是投資者為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而投入的資金。會計上的資本專指所有者權益中的投入資本。 辦理資本增減的政策性強,一般都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協議、董事會決議等為依據,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為依據進行資本的核算。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收支) 收入(略) 支出是指企業所實際發生的各項開支,以及在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以外的支出和損失。 費用(略) 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都是計算和判斷企業經營成果及其盈虧狀況的主要依據。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盈利與虧損) 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一般包括利潤的計算、所得稅的計算,交納、利潤分配或虧損彌補等。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第二節 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四大基本前提)
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 戀愛:二人組合是依據會計主體假設;天長地久,永不分離是依據持續經營假設;婚前婚后是依據會計分期假設;金錢第一是依據貨幣計量假設; 考試:同學是會計主體,努力學習,考試通過是持續經營,課上課下是會計分期,實力第一是貨幣計量。
一、會計主體(空間范圍) 會計主體: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能獨立核算),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明確界定會計主體是開展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注: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法人)并非是對等的概念。法人可作為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就是法人。 例:集團 有限公司 合伙企業 部門 子公司 分公司
二、持續經營(非清算基礎,時間范圍) 例如:(1)固定資產長期發揮作用,計提折舊;(2)應付款項按照規定的條件償還。
三、會計分期(時間長度) 在會計分期假設下,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月度、季度、半年度)。會計年度:公歷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
四、貨幣計量(必要手段) 我國的會計核算應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1)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進行會計核算,但這些企業對外提供財務報表時,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 (2)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一般是以當地貨幣進行日常會計核算,向國內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第三節 會計基礎
1、企業會計的確定、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2、權責發生制基礎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3、權責發生制:按照權利和責任是否轉移或發生來確認收入和費用歸屬期間的制度。原則主要是從時間上規定會計確認的基礎,其核心是根據權責關系的實際發生期間來確認收入和費用。 4、收付實現制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款項為依據,進而確認收入和費用歸屬期間的制度。目前,我國的行政單位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除經營業務可以采用權責發生制外,大部分業務也采用收付實現制。
行業軟件具有針對性強、易操作等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