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統的電腦編寫的一款電子表格軟件。直觀的界面、出色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使Excel成為最流行的個人計算機數據處理軟件。 Excel中,圖表一共16個大類,但是數據透視圖卻被“閹”了好幾個…… 這也就是說,數據透視圖無法與上圖中高亮標出的圖表類型并存了? 確實如此,但并不絕對,因為我們可以在“數據透視表”上作點小動作。 早期的做法,要么直接用函數公式,要么就是將數據透視表粘貼值成普通表,再以此做圖表,但是直接用函數恐怕是難倒了一大把函數恐懼癥患者,而粘貼成值的表與數據源失去了關聯,可見這些都不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來了,直接將數據透視表轉換成公式:先【插入】一個【數據透視表】,別的選項都可以默認,唯有【添加到數據模型】,一定一定一定要勾選。 數據源表如果足夠規范的話不需要太多操作,直接在字段列表打勾即可。 接下來,就是要把數據透視表的布局調整一下下,這些調整都在數據透視表的【設計】選項卡下,注意,只有選取了數據透視表中的任意單元格以后,這個選項卡才會出現。 先要將【報表布局】里的【以表格形式顯示】和【重復所有項目標簽】都點一下。 再將【總計】里的【對行和列禁用】點一下。 布局調整好以后,所有操作的核心【轉換為公式】就該出場了,在數據透視表【分析】選項卡下的【OLAP工具】里,這個選項卡同樣是只有選取了數據透視表中任意單元格以后才會出現。 這樣一來,數據透視表就變成了一個由公式生成的普通表,既然是普通表,做點在透視圖里被“閹”的圖表自然不是問題,同時這個表里所有的數據又都是公式,與數據源之間的關聯又沒有斷開,最最最要緊的是,這些公式都是自動生成的,我們一個字母都不需要敲。 不過有個有意思的事,這些公式,說專業點就是使用了【多維數據集】函數的公式啦,不像普通函數公式那樣,只要數據源一變化就聯動更新,他們需要像數據透視表那樣【刷新】一下才會更新。 雖然這個【刷新】會讓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有點小小的不習慣,但是就整個操作過程來看,這種轉換還是值得興奮一下下滴~ Excel整體界面趨于平面化,顯得清新簡潔。流暢的動畫和平滑的過渡,帶來不同以往的使用體驗。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