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統的電腦編寫的一款電子表格軟件。直觀的界面、出色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使Excel成為最流行的個人計算機數據處理軟件。 上期內容我們介紹了數據篩選并乘積求和的小方法,今天,就再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多條件求和的公式~ 如下圖所示,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要利用sumif函數求出各小組的總銷售情況。 ![]() 首先,在單元格中輸入公式: 公式為:?=SUM(SUMIF(E3:E23,{"大喬";"狄仁杰"},F3:F23)) 其中: E3:E23?為條件篩選區域,即“姓名”一列單元格; {"大喬";"狄仁杰"}?為篩選條件; F3:F23?為求和區域,即要在這個區域中求得與篩選條件相對應的數據的總和。 所以,以上這三部分是需要我們根據自己表格的情況來靈活編輯的,除此之外,其余部分原樣套用就好。 公式編輯完成,按下回車鍵確認。 ![]() 如果我們只需統計一組月銷量總計,剛才的公式就足夠用了。 但若如下圖所示,需要統計的是N組數據時,我們是絕對不可以直接將公式下拉填充的,因為其中的“條件篩選區域”與“求和區域”會隨著被填充的單元格位置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 那么,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是否還需去一個一個編輯公式呢? 當然不需要! ![]()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需要在原來的公式中給它添加一個$鎖定符號即可! 也就是說,要將原來得公式 =SUM(SUMIF(E3:E23,{"大喬";"狄仁杰"},F3:F23)) 修改為:=SUM(SUMIF($E$3:$E$23,{"大喬";"狄仁杰"},$F$3:$F$23)) 這樣,當我們再進行下拉填充操作時,被加鎖的區域就不會有絲毫變動啦。 ![]() 利用這個公式,我們不僅可以針對現有數據完成篩選求和,還可以提前將它設定在隨時要新增數據的表格中,形成一個總和統計的固定模板,實現及時求和的功能。 ![]() 怎么樣?今天的內容對你有幫助么? 如果有的話,就請點擊關注加入我們吧~O(∩_∩)O~讓我們每天都來分享一個速升辦公效率的小技巧,從此與無效加班 Say 拜拜~ 明天,我們將繼續為大家介紹關鍵字篩選條件的求和技巧,感興趣的朋友,明天再見咯~ ![]() Excel整體界面趨于平面化,顯得清新簡潔。流暢的動畫和平滑的過渡,帶來不同以往的使用體驗。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