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統的電腦編寫的一款電子表格軟件。直觀的界面、出色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使Excel成為最流行的個人計算機數據處理軟件。 Excel 還有種函數,輸入出生日期后,可以自動計算出年齡,它叫作 DATEDIF 函數。每天花幾小時查看出生日期,如果發現當前日期是生日的話再手動將年齡數據加1……我見過不少會“永無止盡”重復如此操作的案例。在此提醒各位,只要掌握這個函數,就可以完全避免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如此麻煩的操作。 DATEDIF 函數的結構如下: 【格式】 =DATEDIF(起始日期,結束日期,單位) 通過指定起始日期與結束日期,得出間隔的數據。 第三參數則根據想要如何表示間隔數據的單位,進行指定。
計算年齡數據時需要選擇“年”來作為單位,因此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輸入(假定 B2為出生日期)。順帶一提,這個函數無法使用輔助輸入功能,必須手動輸入“=DATEDIF(”。 =DATEDIF(B2,TODAY(),"Y") 在單元格 C2中輸入=DATEDIF(B2,TODAY(),"Y") ![]() 想要通過這種方法自動計算出年齡,將出生日期指定為起始日期后,通常會輸入能夠導出當前日期的 TODAY 函數作為結束日期。接著,從出生日期到今天為止所間隔的時間以年作單位來表示的話,需要在第三參數單位中輸入“Y”。 想計算出準確的結果,需要準確無誤地輸入公歷年的出生日期。如果不了解日期數據的基礎,只輸入月份和日期的話,那么年份則會變成當前年份,這樣就無法計算出正確的年齡。所以,請一定記住“所有日期都要從公歷年開始輸入”。 用“×年×個月×日”表示年齡和間隔期間的數據 在實際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用“×年×個月×日”表示年齡和間隔期間”這樣的事。想要完成此項操作,需要牢記如何導出除去年份后的從起始日期到結束日期的月份數(即×個月的部分),或者除去年份和月份的數值后的起始日期到結束日期的天數(即×日的部分)。 若想計算出“×個月”部分,將第三參數的單位代碼指定為“YM”。 在單元格 D2中輸入=DATEDIF(B2,TODAY(),"YM"),得到月份的數值 ![]() 若想算出“×日”部分,將第三參數的單位代碼指定為”MD”。 在單元格 E2中輸入=DATEDIF(B2,TODAY(),"MD"),得到天數 ![]() 這樣,我們就能在不同的單元格中分別得出對應的數值。 順帶一提,想要在一個單元格里得出“×年×個月”的結果,可用“&”連結字符串等混合字段,從而實現組合輸入數值與函數公式。 Excel整體界面趨于平面化,顯得清新簡潔。流暢的動畫和平滑的過渡,帶來不同以往的使用體驗。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