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統的電腦編寫的一款電子表格軟件。直觀的界面、出色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使Excel成為最流行的個人計算機數據處理軟件。 如果你是老師,你想以“考試分數在80分以上的是 A,80分以下的是 B”作為判斷條件,在 B 列中輸入所有分數后,C 列中會顯示相應結果。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操作。 ? 在單元格 C2中輸入以下公式: =IF(B2>=80,"A","B") ![]() ? 按Enter?鍵,C2中得出“B” ![]() ? 將公式復制到其他單元格,系統會根據分數自動做出判斷。 ![]() 像這樣,根據作為判斷條件的數值,可以更改單元格中的數值或公式的結果。這就是 IF 函數的作用。 下面是 IF 函數的具體結構。 【公式】 =IF(條件表達式,條件為真,條件為假) 像這樣表示函數構造的形式,叫作“公式”。不是說一定要準確無誤地記住所有函數的公式。只要能做到看一眼就大概明白其中的含義,在實際操作中也能熟練運用就可以。 在此,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函數結構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義。
※上述例子(B2>=80)中,表示單元格 B2的值是否在80以上
也就是說,之前列出的公式,其實是一個命令句“B2的值大于等于80輸入 A,不是則輸入 B!” 在判定復數條件時,請把多個 IF 函數嵌套在一個公式中。比如說,如果要表達“B2單元格的值大于等于80為 A,大于等于50為 B,49以下為 C”,就簡化為下列公式。 =IF(B2>=80,"A",IF(B2>=50,"B","C")) 乍一看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公式又長又復雜,但它只是在重復下面的程序。 如果不符合這兩個條件表達式中的任何一個條件,則表示“結果為假”,輸入的值則指定為”C”。 像這樣,在 IF 函數中嵌套一個 IF 函數的現象,叫作“多重條件函數”。IF 函數的多重條件,在 Excel 2007以后的版本中,最多可以排入64個。但是,如果嵌套的函數太多,可能變成自己都難以理解的復雜算式,這點請務必注意。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利用 VLOOKUP 函數的變換技巧(參考 P272),或利用操作列(參考 P125)劃分到多個單元格分別處理?傊,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 Excel整體界面趨于平面化,顯得清新簡潔。流暢的動畫和平滑的過渡,帶來不同以往的使用體驗。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