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統的電腦編寫的一款電子表格軟件。直觀的界面、出色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使Excel成為最流行的個人計算機數據處理軟件。 有時候,我們需要將公式復制到其他單元格中。這時,如事先沒有掌握相關知識,就會浪費一些不必要的時間。例如,下圖是不同地區的分公司的銷售額一覽表,其中,處理“結構比率”一欄時,請輸入正確的公式。 ![]() 各分公司的“結構比率”,是將各個分公司銷售額除以全公司的銷售額計算得出的。因此,首先請在 C2中輸入“=B2/B11”。 在單元格 C2輸入=B2/B11 ※選擇單元格 C2?輸入等號(=)?點擊單元格 B2?輸入斜線(/)?點擊單元格 B11 ![]() 詳細的內容我會在第七章介紹,這里只稍微提一下。在“設置單元格格式”中,可以預先將 C 列的表示形式設為百分比,那么就可以知道北海道分公司在整個公司的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 接下來,同樣在 C3~C11中輸入計算占比的公式,就可以得出所有分公司的銷售額在整體中所占的比例。當然,如果你在單元格中逐個輸入相同的公式,做完的時候太陽都下山了。 而且如果你這么做……還會出現這樣的亂碼: 表格中顯示“#DIV、0!” ![]() 單元格中出現“#DIV/0!”,似乎計算進行得并不順利。 那么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我們選中單元格 C3,按下F2?鍵。 【F2?鍵的功能】
于是,所選單元格的引用單元格如下圖。 選中單元格 C3,按下F2?鍵 ![]() 除數引用了正確的單元格(B3),被除數本應引用 B11中的數值,但卻引用了單元格 B12的數值。就是說,指定被除數時出現了偏差。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 原來,將最初輸入的公式向下復制的同時,所引用的單元格也一同被“拖拽”向下移動。 一開始在 C2中輸入“=B2/B11”,其實是引用了 B2和 B11數值。這是因為從單元格 C2的位置關系來看,系統將 B2和 B11這兩個單元格分別當作為“用于計算的分子與分母的單元格”。從含有公式的單元格 C2來看,與單元格 B2和 B11的位置關系如下:
而且,這種位置關系在被復制的單元格里也是同樣。直接拖動復制,向下1格的 C3如先前畫面所示,會自動變為“=B3/B12”。 作為除數的 B3,在含有公式的單元格 C3看來,就是“向左1格的單元格”,選中時會保持這種識別也沒有問題。但是,關于被除數的話,在 C3看來引用的是“向左1格、向下9格的單元格”,也就是 B12。而 B12是一個空白單元格,那么這個算式就是 B3數值除以一個空白單元格數值……換句話說,被除數其實是0。 數學中最基本的常識就是被除數不能為0。因此,單元格 C3最終表示的結果就會是“#DIV/0!”這樣的亂碼。 像這樣,在復制包含公式的單元格作為引用時,結果有所偏差的狀態叫作“相對引用”。 Excel整體界面趨于平面化,顯得清新簡潔。流暢的動畫和平滑的過渡,帶來不同以往的使用體驗。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