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是Microsoft為使用Windows和Apple Macintosh操作系統的電腦編寫的一款電子表格軟件。直觀的界面、出色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使Excel成為最流行的個人計算機數據處理軟件。 相信大多數小伙伴在面對EXCEL中的多條件判斷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IF函數解決。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方法,可比IF函數簡單多了,會小學算數,就能做出來!一起來看看吧! “苗老師,財務部要在三八婦女節給公司的女同事們發獎金,我想用IF函數,但是寫不出來。” “我看你用IF函數還行呀,怎么就寫不出來了呢?” 因為這次發獎金有兩個條件:①所有的女員工發100元,②40歲以上的女員工再追加100元,也就是200元。有兩個條件我就不知道該怎么寫了。如圖1所示。 ? 既然這樣,我教你兩種寫法,一種是使用IF函數嵌套的寫法,一種是什么函數都不用的寫法。我先來說明IF函數嵌套的寫法,需要用到AND函數,在D2單元格輸入: =IF(AND(B2="女",C2>=40),200,IF(B2="女",100,0)),如圖2所示。 ? 這是絕大多數人用的一種方法,意思是如果同時符合性別為女,年齡達到40歲兩個條件,就返回200,如果只滿足性別為女這一個條件,就返回100。 不過我今天想教你Excel中邏輯值的運用,所以還有另一種方法,而且比IF嵌套要簡單的多,在D2單元格直接輸入: =(B2="女")*(100+(C2>=40)*100),如圖3所示。 ? “這是怎么回事?沒有用函數就得到了結果,并且還比IF函數的公式更短了。” 這個就是我今天要教你的邏輯值的運用。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邏輯值是什么,用過IF函數的小伙伴都知道邏輯值有兩個,TRUE和FALSE,即真值和假值。 為什么圖3的公式里沒有運用函數也能計算?那是因為邏輯值也是可以進行運算的,TRUE表示1,FALSE表示0。熟悉VLOOKUP函數的小伙伴一定記得,VLOOKUP的最后一個字段,通常用1或者0表示。這里的1和0其實就是邏輯值TRUE和FALSE。 再回到圖3的公式中,我們把剛才的公式拆成兩部分來講解,第一部分是(B2="女"),即判斷B2是否等于“女”,相等,則返回邏輯值TRUE即1,不相等,就返回邏輯值FALSE也就是0。如圖4所示。 ? 第二部分是100+(C2>=40)*100,這里的(C2>=40)也是在做邏輯判斷,即當C2大于等于40時,返回邏輯值TRUE也就是1,否則返回FALSE即0。如圖5所示。 ? 所以,如果兩個條件都符合,即為: (1)*(100+(1)*100)=200 如果不符合年齡為40歲的條件,即為:(1)*(100+(0)*100)=100 如果不符合性別為“女”的條件,即為:(0)*(100+(1)*100)=0全都不符合自然也是一樣的結果。 “苗老師,你這么一說,我好像懂了。” “是嗎?那我來給你做個練習,考考你。還是這張表,我們來改變一下規則,40歲以上的員工都發100元,性別為女的員工再多發200元,要求用邏輯值判斷來寫公式哦。” “好。那我先把這兩個條件拆開來寫。” 第一個條件40歲以上的員工均發100元,應該寫為=(C2>=40)*100。如圖6所示。 ? “對了。” 第二個條件是性別為“女”的員工追加200元,寫為=(B2="女")*200。如圖7所以。 ? 最后我再把它們加起來就好了,如圖8所示。 ? “全對!” “太棒了,我學會了!” Excel整體界面趨于平面化,顯得清新簡潔。流暢的動畫和平滑的過渡,帶來不同以往的使用體驗。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