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微信在“錢包”功能下推出“城市服務”入口,該入口首先在廣州試點開放,廣州的微信用戶可以在“城市服務”下得到包含醫療、交管、交通、公安戶政、出入境、繳費、教育、公積金等 16 項民生公共服務。 微信城市服務系統與廣州市衛生局、公安局、民政局、交警隊等政務機構系統連通,“城市服務”實質上鏈接的是上述機構的服務系統,目前“城市服務”下支持的操作有醫院掛號、港澳再次簽注、出入境服務預約、機動車年審理賠、婚姻咨詢、教育信息查詢等。這也驗證了我們之前的猜想,微信正積極布局各個場景下的生活服務。 據微信公開課主頁,“城市服務”后續功能還會繼續拓展。“城市服務”未來將會在深圳、佛山兩地推行。外地用戶想要體驗,把微信坐標改到廣東廣州即可。 其實在“城市服務”入口之前,微信就已經通過微信公眾主頁搭配微信支付提供民生服務。例如通過深圳供電的公眾賬號,用戶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繳納電費。根據小編收到的消息,目前微信也在跟銀行接觸“遠程開戶”的事宜。手握4.68億活躍用戶的微信已經超越了應用的范疇,可以算是“公共服務設施”。有人認為“微信想要通過這一系列滲透用戶的民生服務來倒逼政務服務系統的開放。” 當然那可能會有政策上的變數,對于微信本身來說,“城市服務”能夠直接帶來的是更多維度、更多數量的用戶數據,這些數據會為微信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比如說投更精準的廣告。不止是微信看到了民生服務的價值,在它之前,支付寶已經開始把自己變成城市一卡通,能繳水費、電費、煤氣費還有有限、寬帶、物業費。電商中,京東、蘇寧也在全國多個城市開通了相似的業務。 微信的“連接一切”的野心也在全線鋪開,向各個環節滲透,早前微信上線了微信硬件平臺,通過微信可以連接家電、健康手環、血壓計等智能設備;新版微信 6.1支持用戶搜索附近的餐館,未來可能會以“搖一搖”的形式給出企業的紅包和優惠券。 學習教程快速掌握從入門到精通的電腦知識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