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手機在便利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會對我們造成很重要的影響.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必需品,不僅是通訊工具,而且很大程度上都是娛樂功能。 手機人人愛,人人離不了啦.那么使用手機時,還要細心學習一些小知識!我們能夠更好的使用手機。
今天是高考最后一天,隨著考試的結束,并不意味著考生和家長們可以徹底防松。因為接下來的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門相當重要的考試。 這兩天,一款名為“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的手機應用軟件非常火,截至昨天下載量突破30萬次。軟件介紹中說,“只需要在軟件中輸入分數、省份、文/理科就可以輕松查詢到符合此分數的所有院校”。讓人頭疼糾結的志愿填報工作,真的可以如此“省時高效”嗎? ![]() 這個軟件怎么用?填個分數,就能自動篩選出適合的學校 ![]() 這款名叫“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的軟件在本站中搜索即可找到。軟件簡介中說:這是專門針對即將報考本科及大專院校的所有高中備考生,關于高考估分、填報志愿、院系介紹等功能融為一體的高考應用。而軟件的最大亮點,是“只需填寫考生分數,即可從全國2474所院校中篩選出所有適合你分數的院校,同時你的分數在往年高校錄取的排名情況也可躍然屏幕之上”。 ![]() 昨天,記者將這款應用下載到手機上,在頁面頂部菜單欄里,有“估分”“軍特生”“平行志愿”“招生錄取”等熱點問答。而在頁面底部菜單欄里,分別有“專業”“院校”“分數線”“招生計劃”幾個選項。 ![]() 例如打開“院校”一欄,里面有2474所學校的介紹,除基本的“學校介紹”“錄取規則”“院系設置”“實驗室”等信息,還包含“獎學金”“食宿條件”的介紹,共計12個類別。在“專業”一項,還可以根據專業來查詢全國高校的排名。 “這個軟件最大工作量是搜集信息。”軟件開發者閆河,是陜西科技大學傳媒學院的老師。他告訴記者,根據這些信息,考生們可以輕松查詢自己的分數在往年各高校的排名和錄取情況。 怎么開發出來的?從教育部和高校網站收集了40萬條數據 “我是高校老師,接觸了很多新生,發現很多人所學的專業并不是當初自己報考的。”閆河說出了自己設計軟件的初衷,“很多學生在專業選擇上很盲目,還有的學生明明分數很高,但最后卻上了一般的學校。” 萌生開發一款軟件想法的同時,閆河也找到了多數考生填志愿時參考的那本志愿填報參考書。“里面基本都是表格,針對性不是很好。” “如果我是一名高考生,我想了解哪些信息?”軟件設計過程中,閆河經常這樣問自己。“最想知道的是我的分數去年前年甚至更早時間,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以及按照往年分數線的錄取情況;其次是我想報考的專業有哪些學校,錄取率又是多少。” 設計軟件對于計算機專業的閆河來說不是難事,但數據從哪里來?“這個說起來很悲催 ,”閆河說,為了確保數據的真實準確,閆河和團隊的其他同事一起,花費了3個月的時間,從教育部官方網站和各高校的網站中搜集了將近40萬條數據。 “我們首先會用教育部網站上的高校信息,信息不全的時候我們會挨個登錄高校的官方網站。”閆河告訴記者,為了補充更詳細的信息,他還在“人人網”上加了近1000名各個學校的學生好友,以了解具體內容。 光憑這個就行了?專家建議:填志愿要謹慎,軟件僅供參考 于5月15日上線的這款軟件,截至6月5日下載量就突破13萬。而到昨天為止,閆河查詢到的下載量達到30萬。到昨天下午4點半,在App Store中針對這款軟件的59份用戶評分中,有37個五星評價,22個四星評價。“內容詳細,信息多,對孩子填報志愿用處很大”,多數用戶都給予軟件不錯的評價。不過記者咨詢一名孩子正參加高考的家長,是否愿意根據手機軟件填報志愿,卻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填報志愿哪有那么簡單,而且每年情況不一樣。” 軟件在手,志愿填報是否就無憂了呢?一名教育專家在看了軟件之后,認為軟件所含的信息量的確很大,“往年的錄取信息比較全面,高校的資料也很豐富。”但同時她也認為,“各個高校每年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依照往年數字作出的指南只能作為參考。” 除了“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在App Store的軟件中,關于高考志愿填報的軟件不下數十種。在一款名為“全國高考錄取分數線”中,還可以“針對高校及專業不同報考需求,分別提供5種優選算法”。 “高考志愿填報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并不能簡單通過軟件得出結論。”雖然并未看到這款軟件,但江蘇省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仍然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謹慎選擇。
手機APP這些安裝在手機里面豐富多彩的軟件,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和精彩。游戲、社交、購物、視頻、音樂、學習......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隨處進行。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