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3 修改/etc/ftpaccess文件,加入guestgroup的定義: guestgroup ftpuser我是這樣改的,加的是最后5行compress yes all tar yes all chmod no anonymous delete no anonymous overwrite no anonymous rename no anonymous chmod yes guest delete yes guest overwrite yes guest rename yes guest guestgroup ftpuser 除了加 guestgroup ftpuser 這行,其他4行也要加上,否則用戶登陸后,雖然可以達到用戶不能返回上級目錄的目的,但是卻只能上傳,不能覆蓋、刪除文件! -----相關命令: vi /etc/ftpaccess -----相關文件: /etc/ftpaccess -----相關幫助: man ftpaccess,man chroot 4 向這個用戶的根目錄下拷貝必要的文件,拷貝ftp server自帶的目錄,把 /home/ftp/下的Bin,lib兩個目錄拷貝到這個用戶的根目錄下,因為一些命令(主要是ls)需要Lib支持,否則不能列目錄和文件. -----相關命令: cp -rf /home/ftp/lib /home/testuser;cp -rf /home/ftp/bin /home/testuser 5 另外可別忘了關掉用戶的telnet權,否則就白做了噢. 怎么不讓用戶telnet呢?很簡單: 在/etc/shells里加一行/dev/null ,然后可以直接編輯/etc/passwd文件,把用戶的shell設置為/dev/null就可以了. -----相關命令: vi /etc/passwd 這一步可以在步驟2 創建一個用戶時就先做好. -----相關命令: adduser testuser -g ftpuser -s /dev/null 小經驗:只要把/home/ftp下的bin和lib目錄cp到/etc/skel目錄里,以后新建用戶都會自動把bin和lib目錄CP到用戶目錄里,當然你也可以加上public_html目錄和cgi-bin目錄. 經過以上設置,testuser這個用戶的所有FTP動作將限制在他的/home/testuser目錄中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