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fā)展的第三階段。 4.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內的數據、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護網上傳輸的數據。網絡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鏈路加密、端點加密和節(jié)點加密三種。鏈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絡節(jié)點之間的鏈路信息安全;端-端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端用戶到目的端用戶的數據提供保護;節(jié)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節(jié)點到目的節(jié)點之間的傳輸鏈路提供保護。用戶可根據網絡情況酌情選擇上述加密方式。 信息加密過程是由形形 色色的加密算法來具體實施,它以很小的代價提供很大的安全保護。在多數情況下,信息加密是保證信息機密性的唯一方法。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公開發(fā)表的各種加密算法多達數百種。如果按照收發(fā)雙方密鑰是否相同來分類,可以將這些加密算法分為常規(guī)密碼算法和公鑰密碼算法。 在常規(guī)密碼中,收信方和發(fā)信方使用相同的密鑰,即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是相同或等價的。比較著名的常規(guī)密碼算法有:美國的DES及其各種變形,比如Triple DES、GDES、New DES和DES的前身Lucifer; 歐洲的IDEA;日本的FEAL-N、LOKI-91、Skipjack、RC4、RC5以及以代換密碼和轉輪密碼為代表的古典密碼等。在眾多的常規(guī)密碼中影響最大的是DES密碼。 常規(guī)密碼的優(yōu)點是有很強的保密強度,且經受住時間的檢驗和攻擊,但其密鑰必須通過安全的途徑傳送。因此,其密鑰管理成為系統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公鑰密碼中,收信方和發(fā)信方使用的密鑰互不相同,而且?guī)缀醪豢赡軓募用苊荑推導出解密密鑰。比較著名的公鑰密碼算法有:RSA、背包密碼、McEliece密碼、Diffe-Hellman、Rabin、Ong-Fiat-Shamir、零知識證明的算法、橢園曲線、EIGamal算法等等。最有影響的公鑰密碼算法是RSA,它能抵抗到目前為止已知的所有密碼攻擊。 公鑰密碼的優(yōu)點是可以適應網絡的開放性要求,且密鑰管理問題也較為簡單,尤其可方便的實現數字簽名和驗證。但其算法復雜。加密數據的速率較低。盡管如此,隨著現代電子技術和密碼技術的發(fā)展,公鑰密碼算法將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網絡安全加密體制。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人們通常將常規(guī)密碼和公鑰密碼結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利用DES或者IDEA來加密信息,而采用RSA來傳遞會話密鑰。如果按照每次加密所處理的比特來分類,可以將加密算法分為序列密碼和分組密碼。前者每次只加密一個比特而后者則先將信息序列分組,每次處理一個組。 密碼技術是網絡安全最有效的技術之一。一個加密網絡,不但可以防止非授權用戶的搭線竊聽和入網,而且也是對付惡意軟件的有效方法之一。 5. 網絡安全管理策略 在網絡安全中,除了采用上述技術措施之外,加強網絡的安全管理,制定有關規(guī)章制度,對于確保網絡的安全、可靠地運行,將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網絡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確定安全管理等級和安全管理范圍;制訂有關網絡操作使用規(guī)程和人員出入機房管理制度;制定網絡系統的維護制度和應急措施等。 6.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將日益成為工業(yè)、農業(yè)和國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交換手段,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認清網絡的脆弱性和潛在威脅,采取強有力的安全策略,對于保障網絡的安全性將變得十分重要。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fā)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