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在“組策略”中把“OoS數據包計劃程序”下的“限制可保留帶寬”設置為“0%”就可以了騰出20%的網絡帶寬。 提示:QoS(聯網服務質量)是用來解決網絡延遲和阻塞等問題的一種技術,如果沒有它,諸如IP 電話、電視會議等網絡應用就得不到穩定可靠的網絡帶寬,一旦網絡出現擁塞,話音和視頻就會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這個技術對瀏覽網頁和發郵件這類網絡操作沒啥用,但對那些需要長時間穩定聯網的應用來說是有益的。 這是一個廣泛流傳的“謠傳”,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把它當成優化網絡的一項法寶,許多所謂的網絡優化軟件也把這項功能加了進去。但事實證明,這項設置完全沒有用,設置前和設置后我們的網速并沒有任何變化。產生這種誤解的原因恐怕是源于Windows XP中那如同天書般的說明文字。單看說明,20%的保留帶寬不假,于是有人就自作聰明想讓它不保留,這真有點讓人哭笑不得。以至于微軟的專家專門對這件事進行了解釋:“與Windows 2000一樣,在 Windows XP 中,程序也可以通過QoS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來利用QoS。所有程序可以共享百分之百的網絡帶寬,特別要求帶寬優先權的程序除外。其他程序也可以使用這種保留的帶寬,正在發送數據的請求程序除外。默認情況下,程序保留的帶寬累計可達終端計算機每個接口的基本鏈接速度的百分之二十。如果保留帶寬的程序發送的數據量沒有完全用完帶寬,保留帶寬的未用部分可用于同一主機上的其他數據流。”雖然微軟專家的話和微軟的說明文件一樣讓人暈,好歹還是讓我們明白了:不須手動禁用這部分保留帶寬,系統會自動分配剩余的帶寬給程序來訪問網絡。 ■決定網速的最主要因素還是ISP分配給用戶的網絡帶寬和線路的質量,禁用QoS是不能節約網絡帶寬,提高網絡速度的。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