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三、專業級加密 不知大家看了剛才的講述什么感覺,是不是有點不寒而栗。沒錯,越是常用的軟件,對付它的破解軟件就越多,從原理上講,使用窮舉法肯定能將密碼破解出來,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可能是幾小時、幾周、幾年、幾百年,而問題就在于使用一個好的密碼就能大大延長破解的時間。 現在,也有一些專業的加密軟件,它們是由一些專業的計算機安全廠商編制的,可以根據用戶輸入的初始密碼通過加密算法自動生成一個高質量的密鑰,而后再利用這個密鑰對您的文件進行加密,這樣,文件的安全性就大大增強了。而破解這些軟件也要求黑客們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以及對加密算法的理解,沒有成形的軟件和規律可循。因此,本章將不再介紹攻擊者的思路,而將歸納一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方面。 1. 偽裝加密專家 —— Hide In Picture [用 戶] 看看它的名字,大家可能心里已經有點數了,是將什么東西隱藏到圖片中的軟件。沒錯,不過在說它之前,咱們先看一幅圖片,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如圖9 可愛的小兔子,漂亮嗎?你能想到這幅看起來好像是送給女朋友的圖片中隱藏著一份滿是密碼的Word文件嗎?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圖片偽裝專家 —— Hide In Picture,它有如下幾個特點: 能將文件隱藏于BMP圖片中。 有的朋友會問,不能用JPG嗎?其實,問題就在這里,偽裝加密需要將一個文件隱藏在一張圖片中,所以必須要求圖片中有可供存放文件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幾MB的BMP文件之所以能被壓縮為幾百KB的JPG文件,就因為BMP格式沒有壓縮,在它里面有大量的冗余字符,而這個特點正是偽裝加密軟件所需要的,這樣,只需對圖片進行輕微壓縮,就能順利地將文件放入圖片中,而JPG圖片因為壓縮比太高,就不可能完成這個工作了。 壓縮后和原圖片大小一樣 這也是Hide In Picture的一個特點,其實還有一款和它類似的加密軟件叫Z-File,區別就在于Z-File加密完成后,圖片大小會增加,而清晰度不受影響,這樣,過大的圖片尺寸首先就會引起攻擊者的懷疑,無形中增加的加密文件的危險程度。 利用人們的心理定勢 就像剛才一開始問大家的一樣,當大家都以為這是一幅送給女朋友的圖片后,你還會費盡心思地考慮這里面會有什么加密文件嗎?加密的最高境界莫過如此,越是機密的東西就越不能讓人注意。沒準哪個黑客同志還把你的加密圖片做成桌面每天欣賞呢 ^_^ 高度安全性 加密算法是采用極難破解的blowfish,只要用戶輸入的初始密碼非常復雜,那么系統生成的密鑰被破解的可能將非常低。如果您的圖片足夠大,還可以把一張已加密的圖片再次嵌入至另一幅圖片中進行二次加密。 操作異常簡單 恐怕這款軟件是我平生見過的最簡單的軟件了,看看它的尊容吧,一共就兩個功能:加密、解密,沒有一點花哨的東西。不多說了,一起來看看怎么用吧 [設 置] 1. 圖10是主界面,怎么樣,沒騙你吧,你見過比這再簡單的軟件嗎? 2. 點擊那個按鈕,選擇一幅BMP圖片做為宿主(就一個按鈕,應該不會按錯 ^_^) 3. 出現如圖11的操作界面,介紹一下按鈕,從左到右依次是“添加文件”、“提取文件”、“保存加密圖片”、“另存為其它類型圖片” 至于具體用法嘛,大家自己去試吧,相信用不了一分鐘就會了,在這不浪費大家網費了。 [注意事項] 首先,任何一種加密算法都要由用戶提供初始密碼,因此,初始密碼仍要遵循密碼復雜性原則。 其次,從圖片的選材來講,最好找一些類似于上幅圖片那樣明暗分布明顯的,因為文件放進去后,圖片會因壓縮有少許的清晰度下降現象,而這類圖片一般不會太引人注意。 第三,由于BMP圖片的尺寸從幾百K到十幾M都有,建議大家選擇一些尺寸稍小的,避免引起注意就行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加密后的圖片千萬不要再用編輯軟件修改或保存了,因為那樣會直接破壞掉圖片內的加密序列,這樣你的密文也將隨之被破壞掉,沒法讀取了。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