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我們解壓縮大型軟件時,可能會出現磁盤空間小的提示。這主要是因為Windows操作系統通常將臨時文件夾設置在系統盤的“WINDOWS”文件夾下的“Temp”文件夾內,而很多應用軟件在安裝過程中也多多少少要占用系統盤的空間,時間一長系統盤空間就有些捉襟見肘。而解壓縮大型軟件時所產生的臨時文件往往要臨時占用大量磁盤空間,而這個臨時占用的區域也就在“WINDOWS”文件夾下的“Temp”文件夾內。其實我們沒必要刪除Windows系統盤內的文件,只需要小小改動一下系統設置,就能完成大型軟件的解壓縮操作。具體方法如下:在Windows 98/ME系統中 第一步,先在磁盤閑余空間較多的分區內新建一個文件夾,重命名為“TEMP”。為了方便查找,一般建在根目錄下,如“D:\TEMP”。 第二步,在Windows系統盤根目錄下找到AUTOEXEC.BAT文件,如本人的系統盤在C盤,即在“C:\”下找到此文件。 第三步,鼠標右擊它,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編輯”,一般情況下這里是一片空白,若有字符不必去理會它,找個空白區域輸入如下字符: set temp=d:\TEMP set tmp=d:\TEMP 注意“=”后面的內容應與你在第一步所建立的文件夾相對應,且兩行間要敲擊回車分行。 然后保存退出,雙擊運行此文件,現在你不必重新啟動系統就可以立即解壓縮大型軟件了。下次啟動時,系統就會自動設定,不必再手動雙擊運行了。 在Windows 2000/XP系統中 第一步同前。 第二步,在“控制面板”內依次點選“系統”、“高級”、“環境變量”,在當前用戶變量欄中分別選中“Temp”和“Tmp”項,點擊“編輯”,將其均修改為“D:\TEMP”;在下邊的系統變量中也將“TEMP”和“TMP”項由“C:\WINNT\TEMP”均修改為“D:\TEMP”(Windows XP為“C:\WINDOWS\TEMP”),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