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IPv6的特點IPv6其設計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克服傳統互聯網的核心協議IPv4的不足之處。因此,IPv6的主要特點體現在:IP地址擴展到了128位;簡化數據報文頭部,減少了路由表長度,提高了網絡的整體吞吐量;改善服務質量,防止服務中斷;具有更好的安全保證;支持即插即用;可滿足大規模移動用戶的需求;更好地實現多播功能。不過也存在一系列安全問題:網絡竊聽、拒絕服務攻擊、電子欺騙攻擊。IPv6安全策略從1995年開始,IETF著手研究制定了一套用于保護IP通信的IP安全協議。該協議是IPv6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IPv4的一個可選擴展協議。作為IPv6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只負責其下層的網絡安全,并不負責其上層應用的安全,如Web、電子郵件和文件傳輸等。因此,驗證一個Web會話,依然需要使用安全套接層協議。 IPv6網絡安全設備盡管IPv6網絡安全性比較強,仍然需要防火墻和入侵檢測系統,但由于IPv6和IPv4的包頭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原有的針對IPv4的網絡安全產品需要作相應的修改。IPv6防火墻用來保護網絡不受來自網絡層與傳輸層的攻擊。IPv6入侵檢測系統用來監聽接收網段,分析數據包,發現攻擊并進行報警。 北京佳訊飛鴻電氣有限責任公司在2000年率先推出第一代IPv6路由器,并與Internet6(中國教育和科研網與諾基亞聯合開發下一代互聯網———IPv6網絡技術的合作項目)互連互通。2002年5月,路由器成功應用于中國第一個商用的電信級湖南IPv6試驗網項目,真正在應用上實現了與IPv4、IPv6路由器的平滑兼容。在此基礎上成功研制了安全路由器,主要采用的是自主研發的IPv6協議棧———路由器核心軟件,面向IPv6的最新路由選擇協議以及局域網、廣域網接口技術,自主開發了動態路由選擇協議,并通過“雙協議棧”和“隧道”技術保證在當前的互聯網(IPv4網絡)順利運行,從而解決IPv4向IPv6網絡的安全過渡問題。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