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或許大家還在研究win系統系列的漏洞,比如拿1433端口找一寫小小的國內的win肉雞.當時我在奇怪,你們這樣合適嗎?自己拿自己國家的機器來攻擊入侵不覺得臉紅嗎?還有最近也就51時有些菜鳥說要攻擊日本的網站, 他們愛國我不反對,可是他們老拿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ddos來攻擊,我在奇怪,就這樣你們也能攻擊日本?日本的網站大多是linux系統大家應該都知道的,整天ddos日本的線路可行嗎?還不如更好控制它們的機器呢.好了,進入正題吧,大家都知道linux的安全性要比win高的,我們平時辛辛苦苦的入侵一個linux可以說比傳統意義上的win要多費不少工夫的,進去了我們為了方便再次進入它的系統所以我們得留個后門吧,所以呢我們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linux的后門吧 常規的win后門都是在注冊表里面建立相關的鍵值,并且還會在system32文件下創建幾個文件,平時就是刪除win的后門的話還得必須停止到相關的服務. 我們還看看linux的吧,我下面利用我的虛擬linux平臺給大家演示,運行環境RH9,運行工具獵人的putty.exe 首先我們連接我的linux系統LS命令相當于win下的dir命令,現在你們可以看到我的機器華夏77169(以后簡稱hx77169)里面現在只有三個文件,現在我們才創建后門吧 在hx77169機器里面我們創建一個.C的文件來測試,首先用vi建立一個文件并且輸入以下代碼Vi 是linux的一個編輯工具,里面編輯cdwsxm.c這個文件沒有的話會自動創建cdwsxm.c這個文件(cdwsxm這個含義你們不懂得只有華夏的幾個會員知道的J)然后進入,好了輸入代碼后保存,這下我們看下現在的文件夾 好了現在我們直接編譯一下吧,由于剛才的代碼是c的(這個稍微有點基礎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所以我們只能用linux的編譯c程序的gcc來編譯了,編譯內容如下 [root@hx77169 root]# gcc –o test cdwsxm.c 這時呢我們是在root目錄創建演示的所以編譯完會在/root目錄呢里面會生成test的文件夾,這時我們輸入./test & 這是這個test程序就會在后臺運行了,當然我寫的這個c程序一般沒有人為停止會一直運行的,我看看一下它在后臺運行的情況 [root@hx77169 root]# jobs [1]+ Running ./test & 好了,現在我們刪除/root目錄的文件夾的test文件夾rm test就可以了 [root@hx77169 root]# ls anaconda-ks.cfg cdwsxm.c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test [root@hx77169 root]# rm test rm£ºÊÇ·ñɾ³ýÒ»°ãÎļþ¡®test¡¯? y [root@hx77169 root]# ls anaconda-ks.cfg cdwsxm.c install.log install.log.syslog 好了現在刪除了,你是不是想,這是什么后門嘛.嘿嘿這就是linux和win的最大不同之處,其實他現在還在后臺悄悄的運行著呢,我們看一下吧輸入ps –aux命令 [root@hx77169 root]# ps -aux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root 2153 0.0 0.4 5540 936 pts/2 S 20:54 0:00 -bash root 2286 0.0 0.4 7496 904 ? SN 21:06 0:04 cupsd root 13908 0.0 0.9 6776 1772 ? S 23:15 0:00 /usr/sbin/sshd root 13910 0.0 0.7 5536 1380 pts/0 S 23:15 0:00 -bash root 13949 0.0 0.1 1340 228 pts/0 S 23:15 0:00 ./test root 13955 0.0 0.3 2652 708 pts/0 R 23:30 0:00 ps -aux [root@hx77169 root]# 看到了吧從下面數第三行的./test就是我們剛才的cdwsxm.c編譯的程序再悄悄的運行,而不象win那樣必須停到這個服務才可以的啊.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