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7.1 基于系統破解(4) 7.1.6 WPS限次版破解金山公司的WPS是人們非常喜愛的國產文字處理軟件,從當初的DOS時代伴隨著人們走到Windows 2000、Windows XP。這里介紹一下WPS 2000限次版的破解過程,希望可以對以后破解這一類限次版的軟件時有一個啟示。 安裝了WPS 2000的限次版后,在第一次運行時就提示只能使用99次,在用了99次以后就會出現一個提示框要提示已經到期了,以后就在也無法使用了。那么WPS 2000的限制版通過什么方式對使用次數進入限制呢?接下來看看破解WPS 2000的限制版的 過程。 注意: 以下破解過程在Windows 98下進行。 (1) 單擊【開始】→【運行】命令,在【運行】對話框的【打開】下拉列表框中輸入regedit.exe,單擊【確定】按鈕,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如圖7-25所示。 (2) 在打開的注冊表編輯器中依次展開如下鍵值: HKEY_LOCAL_MACHINA\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 (3) 在Current Version目錄下可以看到如下鍵值: W_P_S_Data=5DFB2099-9668-11D0-B1EC-00C04DB2A0CA 如圖7-26所示。
圖7-25 運行注冊表編輯器 圖7-26 查看W_P_S_DATA鍵值 (4) 在W_P_S_Data=5DFB2099-9668-11D0-B1EC-00C04DB2A0CA鍵值中,只要將鍵值中的99改為00,即: W_P_S_Data=5DFB2000-9668-11D0-B1EC-00C04DB2A0CA,這時WPS 2000限次版又可以使用了。 如果WPS 2000限次版使用次數已到,卸載了WPS 2000限次版程序后再安裝WPS 2000限次版程序時,系統提示不能安裝。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刪除系統下的Winwps.dat文件和相關鍵值,就可以讓其順利安裝,并正常使用步驟如下。 (1) 刪除C:\Windows\System\ 下的WINWPS.dat文件。 (2) 運行注冊表編輯器,依次展開以下鍵值: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刪除W_P_S_Data鍵值。 (3) 依次展開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并刪除kingsoft鍵值即可。 (4) 再重安裝WPS 2000限次版,一切正常。 7.1.7 Windows 98下的系統登錄密碼研究在Windows 98系統下,登錄密碼都被保存在C:\windows\*.pwl文件中。這個文件的文件名一般為本機用戶名。例如:一個系統的所有者是abc,那么,這個文件的文件名就是abc.pwl。但是若存在多個用戶,在C:\windows目錄下也會相應出現多個.pwl文件,其文件名對應著每個用戶的用戶名。 在Windows 98啟動時,會加載win.ini、system.ini、boot.ini和注冊表等文件。而密碼加載項就在system.ini中。 下面是一個典型的Windows 98下 system.ini文件: [boot] shell=Explorer.exe system.drv=system.drv drivers=mmsystem.dll power.drv user.exe=user.exe gdi.exe=gdi.exe sound.drv=mmsound.drv dibeng.drv=dibeng.dll comm.drv=comm.drv mouse.drv=mouse.drv keyboard.drv=keyboard.drv *DisplayFallback=0 fonts.fon=vgasys.fon fixedfon.fon=vgafix.fon oemfonts.fon=vgaoem.fon 386Grabber=vgafull.3gr display.drv=pnpdrvr.drv
[keyboard] keyboard.dll= subtype= type=4
[boot.description] system.drv=標準個人計算機 mouse.drv=標準鼠標 keyboard.typ=標準 101/102 鍵或 Microsoft 自然鍵盤 aspect=100,96,96 display.drv=Standard PCI Graphics Adapter (VGA)
[386Enh] ebios=*ebios device=vpbiosd.vxd device=vmsgd.vxd mouse=*vmouse, msmouse.vxd device=*dynapage device=*vcd device=*vpd device=*int13 woafont=dosapp.fon device=*enable keyboard=*vkd display=*vdd,*vflatd EMMExclude=C000-CFFF PagingDrive=F: MinPagingFileSize=262144 MaxPagingFileSize=262144
[drivers32] msacm.lhacm=lhacm.acm VIDC.VDOM=vdowave.drv msacm.msaudio1=msaud32.acm msacm.sl_anet=sl_anet.acm MSACM.imaadpcm=imaadp32.acm MSACM.msadpcm=msadp32.acm MSACM.msgsm610=msgsm32.acm MSACM.msg711=msg711.acm MSACM.trspch=tssoft32.acm vidc.CVID=iccvid.dll VIDC.IV31=ir32_32.dll VIDC.IV32=ir32_32.dll vidc.MSVC=msvidc32.dll VIDC.MRLE=msrle32.dll msacm.msg723=msg723.acm vidc.M263=msh263.drv vidc.M261=msh261.drv VIDC.IV50=ir50_32.dll msacm.iac2=C:\WINDOWS\SYSTEM\IAC25_32.AX msacm.l3acm=C:\WINDOWS\SYSTEM\L3CODECA.ACM
[NonWindowsApp] TTInitialSizes=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20 22
[power.drv]
[drivers] wavemapper=*.drv MSACM.imaadpcm=*.acm MSACM.msadpcm=*.acm wave=mmsystem.dll midi=mmsystem.dll
[iccvid.drv]
[mciseq.drv]
[mci] cdaudio=mcicda.drv sequencer=mciseq.drv waveaudio=mciwave.drv avivideo=mciavi.drv videodisc=mcipionr.drv vcr=mcivisca.drv MPEGVideo=mciqtz.drv MPEGVideo2=mciqtz.drv
[vcache]
[MSNP32]
[Password Lists] WMH=C:\WINDOWS\WMH.PWL
[TTFontDimenCache] 0 4=2 4 0 5=3 5 0 6=4 6 0 7=4 7 0 8=5 8 0 9=5 9 0 10=6 10 0 11=7 11 0 12=7 12 0 13=8 13 0 14=8 14 0 15=9 15 0 16=10 16 0 18=11 18 0 20=12 20 0 22=13 22 注意到[Password Lists]節了嗎?在那下面有一行WMH=C:\WINDOWS\WMH.PWL,由這一行可以知道這臺機器只有一個用戶—— WMH,其對應的密碼文件就是C:\WINDOWS\WMH.PWL。在這些配置文件中,只要加入一些內容就能跳過加載。我們試著在WMH=C:\WINDOWS\WMH.PWL前加入rem;,也就是rem; WMH=C:\WINDOWS\ WMH.PWL,再啟動密碼就為空了。 假定現在有一臺有登錄密碼的Windows 98系統的機器,如何才能不跳過其密碼驗 證呢? (1) 先重新啟動計算機,在啟動時按住F8鍵(前提條件是該系統沒有屏蔽掉F8鍵)。 (2) 然后進入DOS環境(一般是第5項)。在提示符下輸入edit c:\windows\system.ini,就可以打開這個文件。按照上面介紹的,在密碼文件加載項前加入【rem;】,然后保存 退出。 注意: 在這里,如果有多個用戶,千萬別忘了在每一個加載項前都加上【rem;】。 (3) 重起計算機后就可以以空密碼進入該系統了。 這種方法在Windows 98下非常容易實現,因為按住F8鍵就可以直接進入DOS模式。但是在Windows ME下就不這么簡單了,還得準備一張啟動盤才能進入DOS。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