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從正確看待DoS與DDoS說起 相信大家都一定不會對這兩個這個詞感到陌生,是的,拒絕服務攻擊(Denial of Service),以及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所謂拒絕服務,是指在特定攻擊發生后, 被攻擊的對象不能及時提供應有的服務,例如本來應提供網站服務(HTTP Service)而不能提供網站服務,電子郵件服務器(SMTP,POP3)不能提供收發信件等等的功能,基本上,阻絕服務攻擊通常利用大量的網絡數據包,以癱瘓對方之網絡及主機,使得正常的使用者無法獲得主機及時的服務。 分布式拒絕服務,簡單的說就是用遠超過目標處理能力的海量數據包消耗可用系統,以及網絡帶寬,造成網絡服務癱瘓。 也許是和媒體的過分關注有關,DoS攻擊特別是DDoS攻擊,似乎一夜之間就流行了起來,搞的大大小小的網管們,只要服務器一有故障,就異常興奮的高呼“我被DDoS了!”,臉上仿佛寫著無比的光榮和驕傲。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真正意義上的DDoS其實并不多,畢竟發動一次DDoS攻擊所需要的資源非常的多,但實實在在的攻擊卻又不停的發生著,這里面,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拒絕服務攻擊。普通級別的攻擊,如何防護,也成為很多網絡管理員最頭疼的問題,于是到處打聽,結果往往千篇一律,“購買我們的硬件防火墻吧”。 硬件防火墻,包括專用抗拒絕服務攻擊產品的確是好,但基本價格都十分昂貴,效果雖然好,可從投資以及保護投資的角度來說,未免有些過火。 其實從操作系統角度來說,本身就藏有很多的功能,只是很多是需要我們慢慢的去挖掘的。這里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在Win2000環境下修改注冊表,增強系統的抗DoS能力。 細節: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禁止響應ICMP重定向報文。此類報文有可能用以攻擊,所以系統應該拒絕接受ICMP重定向報文。 不允許釋放NETBIOS名。當攻擊者發出查詢服務器NETBIOS名的請求時,可以使服務器禁止響應。 發送驗證保持活動數據包。該選項決定TCP間隔多少時間來確定當前連接還處于連接狀態,不設該值,則系統每隔2小時對TCP是否有閑置連接進行檢查,這里設置時間為5分鐘。 禁止進行最大包長度路徑檢測。該項值為1時,將自動檢測出可以傳輸的數據包的大小,可以用來提高傳輸效率,如出現故障或安全起見,設項值為0,表示使用固定MTU值576bytes。 啟動syn攻擊保護。缺省項值為0,表示不開啟攻擊保護,項值為1和2表示啟動syn攻擊保護,設成2之后安全級別更高,對何種狀況下認為是攻擊,則需要根據下面的TcpMaxHalfOpen和TcpMaxHalfOpenRetried值設定的條件來觸發啟動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NT4.0必須設為1,設為2后在某種特殊數據包下會導致系統重啟。 同時允許打開的半連接數量。所謂半連接,表示未完整建立的TCP會話,用netstat命令可以看到呈SYN_RCVD狀態的就是。這里使用微軟建議值,服務器設為100,高級服務器設為500。建議可以設稍微小一點。 判斷是否存在攻擊的觸發點。這里使用微軟建議值,服務器為80,高級服務器為400。 設置等待SYN-ACK時間。缺省項值為3,缺省這一過程消耗時間45秒。項值為2,消耗時間為21秒。項值為1,消耗時間為9秒。最低可以設為0,表示不等待,消耗時間為3秒。這個值可以根據遭受攻擊規模修改。微軟站點安全推薦為2。 設置TCP重傳單個數據段的次數。缺省項值為5,缺省這一過程消耗時間240秒。微軟站點安全推薦為3。 設置syn攻擊保護的臨界點。當可用的backlog變為0時,此參數用于控制syn攻擊保護的開啟,微軟站點安全推薦為5。 禁止IP源路由。缺省項值為1,表示不轉發源路由包,項值設為0,表示全部轉發,設置為2,表示丟棄所有接受的源路由包,微軟站點安全推薦為2。 限制處于TIME_WAIT狀態的最長時間。缺省為240秒,最低為30秒,最高為300秒。建議設為30秒。
最大NetBT的連接快的數目。范圍1-40000,這里設置為1000,數值越大在連接越多時允許更多連接。
配置最小動態Backlog。默認項值為0,表示動態Backlog分配的自由連接的最小數目。當自由連接數目低于此數目時,將自動的分配自由連接。默認值為0,對于網絡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擊的系統,建議設置為20。 最大動態Backlog。表示定義最大"準"連接的數目,主要看內存大小,理論每32M內存最大可以增加5000個,這里設為20000。 每次增加的自由連接數據。默認項值為5,表示定義每次增加的自由連接數目。對于網絡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擊的系統,建議設置為10。 以下部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手動修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同時打開的TCP連接數,這里可以根據情況進行控制。 該參數控制 TCP 報頭表的大小限制。在有大量 RAM 的機器上,增加該設置可以提高 SYN 攻擊期間的響應性能。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