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六、安全性:我想我首先必須強調微軟究竟想從Windows Server 2003上向世人證明什么。正如我們中有些人所知的那樣,微軟系統缺省狀態以“充分開放”著稱。我這么說是想表達什么意思呢?嗯,如果有人想要分析Windows 2000的話,他會發覺這個網絡操作系統(NOS)在缺省狀態下已安裝了一些非必要但卻很方便的特性。比如說,IIS、一個毫不安全的文件系統以及一個不安全的網頁瀏覽器等等。 進入到2002年1月份。大家請注意,比爾·蓋茨說話了!他說了什么呢?請允許我歸納一下:我們的軟件是不安全的。我們必須創建一種新的運算類型——讓我們將它稱之為“可信任計算”(Trustworthy Computing)。 那么“可信任計算”確切指的什么呢?好吧,你可以簡單地用微軟提出的一個公式來理解:SD3+C。具體就是:設計成就安全(Secure by Design)、缺省鞏固安全(Secure by Default)、部署實現安全(Secure in Deployment)和通信(Communication)。 “設計成就安全”基本上可以這么理解:軟件在發布之前力求不帶有任何安全隱患。“缺省鞏固安全”也就是說在產品發布時盡量減少許可權限。“部署實現安全”是當系統運行于公司網絡期間采取一切有效的辦法確保它的安全性。“通信”——實現網絡間必要的數據通信。微軟所說的通信是指關于補丁和安全漏洞的信息是如何發送給用戶的以及修復行動的信息如何才能被更好地理解。 讓我們看一看2億美元的投資給安全性能帶來了什么樣的改善!Windows 2003就是將會看到投資所帶來的收獲的第一個微軟服務器產品。 你可以從Windows 2003中看到眾多十分超前的初步安全性。在使用這個網絡操作系統的過程中,你經常會體會到微軟今天的首要目標:安全。當你打開一些程序,比如IE瀏覽器時,你都會收到一些安全警告和建議: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