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密碼時效 按目前的形勢,已有更強大的硬件大大地縮短了利用自動運行的程序來猜測密碼的時間。因此在UNIX系統中防止密碼被攻擊的別一方法就是要經常地改變密碼。很多時候,用戶卻不改變密碼。因此一種機制用來強制規律性的更改密碼是合乎要求的。這種技術稱做密碼時效并在很多UNIX系統上有效。 密碼時效:LINUX 在LINUX系統上,密碼時效是通過chage命令來管理的。 參數意思 -m 密碼可更改的最小天數。如果是零代表任何時候都可以更改密碼 舉個例子 % chage ?m 2 ?M 30 ?W 5 steven 此命令要求用戶steven兩天內不能更改密碼,并且密碼最長的存活期為30天,并在密碼過期前5天通知他。 記錄不成功的登陸企圖 所有的UNIX系統都能夠記錄非成功的登陸企圖。在LINUX中,登陸的失敗是由syslog守護進程記錄在/var/log/messages文件里。可以用下列命令來查找相關信息 $ grep login /var/log/messages 搜索路徑(PATH)的重要性 在UNIX里,常使用的命令用來在不同的環境下查找一組特殊的目錄稱做PATH。想要運行當前目錄包含的命令時是不需要加上一長串路徑名的。在UNIX中用戶經常使用”.”來表示當前的目錄。如果”.”作為shell環境變量的一部分時,一個全局目錄下的shell腳本或公用命令就有可能被相同目錄下的偽程序所解釋,而這個命令可能包含一段代碼,一旦被執行后果可能是較嚴重的,比如是一個木馬程序。在Bourne or Korn Shell里搜索路徑通常這樣來設置: $ PATH=pathname1:pathname2:pathname3: $ export PATH 在C或類似的shell里,以下列命令設置: % set path = (pathname1 pathname2 pathname3)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