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各種操作系統的TCP ISN生成器的安全性比較 Windwos 98 SE
但很難明白為什么Windows 98的算法更弱。我們看到R1為0,也就是說,A的空間特性太明顯,以致M集只需要一個點就可以算出seq[t]。我們看到,Windows 98的R2小于Windows 95的R2,換言之,Windows 98的seq[t]的搜索代價更少。
Windows NT4 SP3在ISN的PNRG算法也是非常弱的,成功率接近100%。Windows 2000和Windows NT4 SP6a的TCP 序列號有著相同的可猜測性。危險程度屬于中到高的范圍。雖然,我們在圖上看不到很明顯的3D結構化特征,但是,12%和15%對攻擊者來說,已經是一個很滿意的結果。
OpenBSD-current的PRNG 輸出為31-bit,也就是說,△seq[t]的值域范圍可以是231 –1,意味著,y,z值域也很大,這對使我們很難確定M集,經過我們的處理后,可以看到一個云狀物(見上圖),它的R1半徑很大,而且分布均勻,不呈現任何的空間結構化特性,很難對它進行分析。
Linux 2.2的TCP/IP序列號的可分析性也是很少,比起OpenBSD-current,它的PRNG的輸出寬度只有24bit,但是,對抵御攻擊已經足夠了。Linux是按照RFC 1948規范的。它的HASH函數從實現來說,應該是沒有什么的漏洞,而且,它應該是引入了外部隨機源。
tcp_strong_iss=2時,依據Sun Microsystem的說法,系統的產生的ISN值非常可靠,不可預測。通過觀察采樣值的低位值的變化,可以相信它的PRNG的設計采用了RFC 1948規范,正如Solaris的白皮書所提到的。
但是,我們觀察到,Solaris7(tcp_strong_iss=2)雖然使用了RFC 1948,但是,仍然相當的弱,究其原因,是因為Solaris沒有使用外部隨機源,而且也沒有在一段時間之后重算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