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震蕩波病毒給許多Windows用戶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有的用戶不得不使出“必殺技”——重裝系統,可如果安裝方法不當,你的系統仍然會再次“中招”。 一、合理進行磁盤分區 目前我們使用的硬盤容量大都在40GB以上,因此應將硬盤合理地分為三到四個邏輯分區。 其中將C盤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分區,把Windows 2000操作系統及常用應用程序、系統程序安裝在上面。而將其他文檔和一些重要數據存放在別的分區上,這樣既便于系統的備份及恢復,又可以在被病毒侵害時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 二、斷開網絡物理連接 由于當前互聯網絡上存在著大量木馬以及沖擊波、震蕩波等蠕蟲病毒,而這些病毒又往往是“不請自到”,筆者最近曾幾次在安裝Windows 2000系統時忽略了這點。 三、安裝補丁和殺毒軟件 如果必須上網下載安裝,則建議先下載安裝瑞星的震蕩波專殺工具 。http://it.rising.com.cn/service/technology/RS_sasser.htm)。 該程序有三個明顯優點:一是文件非常小(80KB),可以在機器重啟之前迅速下載(微軟補丁大概要下載十幾分鐘,這足以讓病毒得手);二是適用于所有無法正常下載微軟補丁程序的用戶;三是該補丁集成在瑞星震蕩波專殺工具中,因此瑞星的震蕩波專殺工具既能查殺震蕩波病毒,又能有效防止利用MS04-011漏洞的后續版本的病毒。 四、進行安全化設置 1.將IE瀏覽器從5.0升級到6.0。這是因為相當一部分木馬是針對IE5.0的漏洞編寫的,所以將IE升級到6.0不失為一個好措施。 2.把共享文件的權限從“Everyone”組改成“授權用戶”。 3.添加用戶名及密碼。相當一部分用戶,特別是家庭用戶由于嫌麻煩,往往不設置用戶名及密碼,殊不知這是相當危險的做法。 4.打開各種殺毒軟件或防火墻的即時監控功能,并及時更新病毒庫;安裝上網助手并打開IE即時保護功能。 五、備份系統 首先利用Ghost對系統分區進行鏡像備份,這對日后的系統維護可謂一勞永逸的事;然后在必要時對進程表(初始值)和注冊表進行備份。 總之,裝Windows 2000系統就好比蓋大樓一樣,只要“基礎”打好了,相信許多感染病毒的“源頭”都會被阻斷。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