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關于su命令 如果你不想任何人能夠su為root的話,你應該編輯/etc/pam.d/su文件,加下面幾行: auth sufficient /lib- auth required /lib- 這意味著僅僅isd組的用戶可以su作為root。如果你希望用戶admin能su作為root.就運行下面的命令: usermod -G10 admin suid程序也是非常危險的,這些程序被普通用戶以euid=0(即root)的身份執行,只能有少量程序被設置為suid。用這個命令列出系統的suid二進制程序: suneagle# find / -perm -4000 -print 你可以用chmod -s去掉一些不需要程序的suid位。 關于賬戶注銷 如果系統管理員在離開系統時忘了從root注銷,系統應該能夠自動從shell中注銷。那么,你就需要設置一個特殊的 Linux 變量“tmout”,用以設定時間。 同樣,如果用戶離開機器時忘記了注銷賬戶,則可能給系統安全帶來隱患。你可以修改/etc/profile文件,保證賬戶在一段時間沒有操作后,自動從系統注銷。 編輯文件/etc/profile,在“histfilesize=”行的下一行增加如下一行: tmout=600 則所有用戶將在10分鐘無操作后自動注銷。注意:修改了該參數后,必須退出并重新登錄root,更改才能生效。 關于系統文件 對于系統中的某些關鍵性文件如passwd、passwd.old、passwd._、shadow、shadown._、inetd.conf、services和lilo.conf等可修改其屬性,防止意外修改和被普通用戶查看。 如將inetd文件屬性改為600: # chmod 600 /etc/inetd.conf 這樣就保證文件的屬主為root,然后還可以將其設置為不能改變: # chattr +i /etc/inetd.conf 這樣,對該文件的任何改變都將被禁止。 你可能要問:那我自己不是也不能修改了?當然,我們可以設置成只有root重新設置復位標志后才能進行修改: # chattr -i /etc/inetd.conf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