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C/S結構軟件(即客戶機/服務器模式)分為客戶機和服務器兩層,客戶機不是毫無運算 能力的輸入、輸出設備,而是據有了一定的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能力,通過把應用軟件的 計算和數據合理地分配在客戶機和服務器兩端,可以有效地降低網絡通信量和服務器運算 量。由于服務器連接個數和數據通信量的限制,這種結構的軟件適于在用戶數目不多的局 域網內使用。國內目前的大部分ERP(財務)軟件產品即屬于此類結構。 B/S(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改進。在這 種結構下,軟件應用的業務邏輯完全在應用服務器端實現,用戶表現完全在Web服務器實 現,客戶端只需要瀏覽器即可進行業務處理,是一種全新的軟件系統構造技術。這種結構 更成為當今應用軟件的首選體系結構。雙匯軟件系列產品即屬于此類結構。 1,數據安全性比較。由于C/S結構軟件的數據分布特性,客戶端所發生的火災、盜搶 、地震、病毒、黑客等都成了可怕的數據殺手。另外,對于集團級的異地軟件應用,C/S 結構的軟件必須在各地安裝多個服務器,并在多個服務器之間進行數據同步。如此一來, 每個數據點上的數據安全都影響了整個應用的數據安全。所以,對于集團級的大型應用來 講,C/S結構軟件的安全性是令人無法接受的。對于B/S結構的軟件來講,由于其數據集中 存放于總部的數據庫服務器,客戶端不保存任何業務數據和數據庫連接信息,也無需進行 什么數據同步,所以這些安全問題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2,數據一致性比較。在C/S結構軟件的解決方案里,對于異地經營的大型集團都采用 各地安裝區域級服務器,然后再進行數據同步的模式。這些服務器每天必須同步完畢之后 ,總部才可得到最終的數據。由于局部網絡故障造成個別數據庫不能同步不說,即使同步 上來,各服務器也不是一個時點上的數據,數據永遠無法一致,不能用于決策。對于B/S 結構的軟件來講,其數據是集中存放的,客戶端發生的每一筆業務單據都直接進入到中央 數據庫,不存在數據一致性的問題。 3,數據實時性比較。在集團級應用里,C/S結構不可能隨時隨地看到當前業務的發生 情況,看到的都是事后數據;而B/S結構則不同,它可以實時看到當前發生的所有業務, 方便了快速決策,有效地避免了企業損失。 4,數據溯源性比較。由于B/S結構的數據是集中存放的,所以總公司可以直接追溯到 各級分支機構(分公司、門店)的原始業務單據,也就是說看到的結果可溯源。大部分C/S 結構的軟件則不同,為了減少數據通信量,僅僅上傳中間報表數據,在總部不可能查到各 分支機構(分公司、門店)的原始單據。 5,服務響應及時性比較。企業的業務流程、業務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企業不 斷發展,必然會不斷調整。軟件供應商提供的軟件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所以,對已經部署 的軟件產品進行維護、升級是正常的。C/S結構軟件,由于其應用是分布的,需要對每一 個使用節點進行程序安裝,所以,即使非常小的程序缺陷都需要很長的重新部署時間,重 新部署時,為了保證各程序版本的一致性,必須暫停一切業務進行更新(即"休克更新"), 其服務響應時間基本不可忍受。而B/S結構的軟件不同,其應用都集中于總部服務器上, 各應用結點并沒有任何程序,一個地方更新則全部應用程序更新,可以做到快速服務響應 。 6,網絡應用限制比較。C/S結構軟件僅適用于局域網內部用戶或寬帶用戶(1兆以上) ;而我們的B/S結構軟件可以適用于任何網絡結構(包括28.8K撥號入網方式),特別適于寬 帶不能到達的地方(例如雙匯集團的某些分公司,僅靠電話上網即可正常使用軟件系統)。 C/S、B/S軟件商業運用上的比較 管理軟件是為企業服務的,企業選用管理軟件不僅要從技術上考慮,還要從商業運用 方面來考慮,下文將從商業運用的角度對兩種結構的軟件進行比較。 1,投入成本比較。B/S結構軟件一般只有初期一次性投入成本。對于集團來講,有利 于軟件項目控制和避免IT黑洞,而C/S結構的軟件則不同,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大,投資會 連綿不絕。 2,硬件投資保護比較。在對已有硬件投資的保護方面,兩種結構也是完全不同的。 當應用范圍擴大,系統負載上升時,C/S結構軟件的一般解決方案是購買更高級的中央服 務器,原服務器放棄不用,這是由于C/S軟件的兩層結構造成的,這類軟件的服務器程序 必須部署在一臺計算機上;而B/S結構(如雙匯軟件)則不同,隨著服務器負載的增加,可 以平滑地增加服務器的個數,然后在各個服務器之間做負載均衡。有效地保護了原有硬件 投資。 3,企業快速擴張支持上的比較。對于成長中的企業,快速擴張是它的顯著特點。例 如雙匯商業公司,每年都有新的配送中心成立,每月都有新的門店開張。應用軟件的快速 部署,是企業快速擴張的必要保障。對于C/S結構的軟件來講,由于必須同時安裝服務器 和客戶端、建設機房、招聘專業管理人員等,所以無法適應企業快速擴張的特點。而B/S 結構軟件,只需一次安裝,以后只需設立賬號、培訓即可。 其次,隨著軟件應用的擴張,對系統維護人才的需求有可能成為企業快速擴張的制約 瓶頸。如果企業開店上百家,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就將是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 拋開人力成本不說,一個企業要招到這么多的專業人才并且留住他們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采用C/S結構軟件必然會制約企業未來的發展。另外,大多數C/S結構的軟件都是通 過ODBC直接連到數據庫的,安全性差不說,其用戶數也是受限的。每個連到數據庫的用戶 都會保持一個ODBC連接,都會一直占用中央服務器的資源,對中央服務器的要求非常高, 使得用戶擴充受到極大的限制。而B/S結構軟件則不同,所有的用戶都是通過一個JDBC連 接緩沖池連接到數據庫的,用戶并不保持對數據庫的連接,用戶數基本上是無限的。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B/S結構的大型管理軟件有著C/S結構軟件無法比擬的優勢。 而從國外的發展趨勢來看,也驗證了這一點。目前,國外大型企業管理軟件要么已經是B/ S結構的,要么正在經歷從C/S到B/S結構的轉變。從國內諸多軟件廠商積極投入開發B/S結 構軟件的趨勢來看,B/S結構的大型管理軟件勢必在將來的幾年內占據管理軟件領域的主 導地位。(完)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