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防火墻到底應該有多“厚”?(2) 防火墻的進出控管 防火墻是設計用來管控所有進出的數據包,而管控的體系因控管的程度而有所區別,我們稱之為防火墻的控管級別,這就好比城門守衛,管制進出城門的人員。如下圖所示,目前防火墻的控管級別大致上區分為三層:
Packet Filtering: Packet Filtering是最基本的防火墻控管,只能管控Network級別的數據包內容,因此過濾速度是三種級別中最快速的,相對的對于管控的安全性是最差的。舉例來說,這就好像H君企圖送雜志包裹給城內的A書店,Packet Filtering只檢查H君的通行證,以及查詢是否允許雜志包裹進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就給予放行,否則給予阻擋。因此有可能H君所宣稱的雜志包裹,實際上是郵包炸彈;同時也可能有人從中挾持H君的通行證,企圖用偽冒身分闖關。 Stateful Inspection: 因為Packet Filtering不能有效地保證存取身分,因此有可能發生IP Spoofing的黑客事件,也就是偽冒身份的存取。Stateful Inspection就是為了彌補此一缺陷而改進的Packet Filtering技術,它位于MAC Layer,能持續追蹤每一個開啟端口的連線,直到連線終止。 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 上述的兩種控管機制,都無法完整管控整個數據包傳遞過程,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顧名思義是能控管到達每個Application,也就是說防火墻需要了解每個Application到底在作些什么事。因此要控管HTTP,防火墻就必須為HTTP寫一個控管程序,這支程序知道HTTP實際上的運作內容為何。因為每種應用程序都有相對應的控管程序,因此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的防火墻可以完整地管控每個進出的數據包;同時與前兩種控管機制不同的是,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會將連線存取的行為,轉交由防火墻進行,而不是兩端點間的直接連線。 同前例,H君要送雜志包裹給A書店,城門守衛驗明正身后會將包裹接下,同時打開包裹檢查是否為雜志,確認后由守衛親自將包裹送達A書店。如此就不用擔心是否包裹被從中掉包,同時確認包裹內容。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