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戰(zhàn)爭》是EA公司的著名即時戰(zhàn)略游戲《命令與征服》系列之一,這款游戲同時還登陸Xbox 360平臺。 ★關于資源采集轉化效率 資源采集及其合理利用是多數(shù)即時戰(zhàn)略游戲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以泰伯利亞礦為基石的CnC世界里尤其如此。希望我以下的分析能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便于大家在游戲中更合理地支配你的泰伯利亞資源。 1.基本原理 每簇成熟的泰礦綠晶蘊含$350價值,成熟藍晶為$700。 每輛礦車的最大容量為4簇泰礦,無論這4簇泰礦是“男”是“女”:)換句話說,采滿一車綠晶能帶回$1400收益,采滿一車藍晶能帶回$2800收益。 2.資源采集和轉化 游戲初期單精煉廠配單采礦車資源采集并轉化的效率約為$36/sec,約合$2136/min。完成一次資源采集并轉換的過程需要經過39.32秒,可近似看作40秒。 相關實例: a.一輛滿載綠礦的的礦車把礦卸空(從銀碼開始上漲的瞬間到礦車重新動身離開精煉廠)需要12秒左右時間,滿載藍礦的則只需要10秒左右時間。 p.s 得出這樣的結果,我當時也覺得很驚訝,于是有意多做了不下30次實驗,結果始終還是非常接近12秒和10秒。如果是誤差,決不會有2秒之多。此外,如果故意采一車藍綠各半的礦,則將其卸空需要11秒的時間。對于這點我也做了不下10次實驗,基本否定了誤差的可能性。不知這種差別是否設計者有意制造的,為了使藍礦的作用更具決定性? b.分別在三幅常見的對戰(zhàn)地圖(競技場、競技之塔、美國小鎮(zhèn))上各選3個陣營作如下實驗:把第一座精煉廠出口朝向并緊緊挨著礦區(qū)建,且在實驗期間不再建造第二座精煉廠,記錄下前6次礦車從動身離開精煉廠到采滿礦回來開始卸貨(銀碼開始上漲的瞬間)經過的時間,結果如下: 采集+往返的時間(從左到右依次列出) 競技場 GDI 18.87s 25.16s 28.88s 33.11s 22.69s 29.67s 平均26.84s Nod 23.46s 21.75s 26.49s 30.26s 28.03s 24.23s 平均25.70s Scrin 19.65s 24.28s 25.89s 21.08s 32.47s 22.63s 平均24.33s ------------------------------------------------------ 競技之塔 ST 20.25s 31.76s 23.99s 32.55s 29.20s 37.41s 平均29.19s MoK 31.17s 26.87s 25.27s 32.29s 24.60s 27.63s 平均29.17s R-17 22.04s 19.03s 27.43s 24.55s 28.89s 26.47s 平均24.74s ------------------------------------------------------ 美國小鎮(zhèn) ZOCom 26.82s 33.97s 35.00s 37.22s 35.02s 30.73s 平均33.13s BH 22.96s 25.47s 21.30s 23.52s 34.20s 28.51s 平均25.99s T-59 22.18s 24.63s 32.69s 34.65s 30.01s 25.63s 平均27.92s 總平均時間= 27.32s 計算過程: 1400 / ( 27.32 + 12 ) = 35.61 ($/sec) 35.61 × 60 = 2136.32 ($/min) 3.礦車的脾氣 本次分享游戲《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戰(zhàn)爭》攻略。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