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2.檢查被修改的數據 入侵者經常會修改系統中的數據。所以建議你對web頁面文件、ftp存檔文件、用戶目錄下的文件以及其它的文件進行校驗。 3.檢查入侵者留下的工具和數據 入侵者通常會在系統中安裝一些工具,以便繼續監視被侵入的系統。 入侵者一般會在系統中留下如下種類的文件: 網絡嗅探器 以上所列無法包括全部的入侵工具,攻擊者在系統中可能還會留下其它入侵工具。這些工具包括: 系統安全缺陷探測工具 對其它站點發起大規模探測的腳本 發起拒絕服務攻擊的工具 使用被侵入主機計算和網絡資源的程序 入侵工具的輸出 你可能會發現入侵工具程序留下的一些日志文件。在這些文件中可能會包含被牽扯的其它站點,攻擊者利用的安全缺陷,以及其它站點的安全缺陷。 因此,建議你對系統進行徹底的搜索,找出上面列出的工具及其輸出文件。一定要注意:在搜索過程中,要使用沒有被攻擊者修改過的搜索工具拷貝。 搜索主要可以集中于以下方向: 檢查UNIX系統/dev/目錄下意外的ASCII文件。一些特洛伊木馬二進制文件使用的配置文件通常在/dev目錄中。 仔細檢查系統中的隱藏文件和隱藏目錄。如果入侵者在系統中建立一個一個新的帳戶,那么這個新帳戶的起始目錄以及他使用的文件可能是隱藏的。 檢查一些名字非常奇怪的目錄和文件,例如:...(三個點)、..(兩個點)以及空白(在UNIX系統中)。入侵者通常會在這樣的目錄中隱藏文件。對于NT,應該檢查那些名字和一些系統文件名非常接近的目錄和文件。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